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17日電 (廖桂華)近年來,西充縣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聚焦“優質、均衡”發展目標,通過做強教育保障、抓實五育并舉、彰顯辦學特色等,讓西充學子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做強教育保障 筑牢發展支撐
近日,一走進西充縣多扶鎮小學校門,煥然一新的操場便呈現在眼前。西充縣多扶鎮小學操場的變化得益于2024年該縣實施的校舍維修改造項目。2024年,該縣共投入978萬元,對多扶鎮小學、晉城中學、義興中學等11所中小學校舍進行維修改造,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
與此同時,該縣還積極實施新建項目,加強學位保障。在西充城南新區,一座拔地而起的新建幼兒園——惜字塔幼兒園呈現在市民眼前。該項目建成后可解決450名適齡幼兒入園難題,目前該項目主體工程已經完工。此外,該縣城北教育基地已經進入“三通一平”實施階段,南充科技職業學院二期建設也正在積極推進中。
建好優秀師資隊伍是做強教育保障的重點內容。該縣深入實施“三名工程”工作室計劃,以專家引領、名師獻課、課堂示范等形式,高質量推進校本研修,推動課程改革與創新。2024年,該縣推評全國優秀教師1名、四川省優秀教師1名、市級教育先進集體10個、先進個人100名。有序實施第六屆“三名工程”評選,產生名校長2名、名教師10名。
學生資助是群眾關切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也是教育保障的重要舉措。2024年,該縣資助事實孤兒50人、大病師生528人,共68萬元;資助大學新生486人159萬元;為2541人發放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共計3354萬元。
抓實五育并舉 提升育人品質
“謝謝老師的關心,我覺得現在的狀態好多了。”近日,西充中學高三學生張某來到該校心理輔導室,歸還先前借閱的學校自編心理健康讀物《心語馨苑》,并向自己的“心育”老師唐海強匯報近期狀況。
“心育”老師這一角色的背后,是西充縣落實立德育人根本任務,深化基礎教育育人方式改革的具體實踐。2024年,該縣教體局印發《西充縣中小學生導師制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全面推行中小學生導師制,要求中小學生全體教師與在校學生匹配(城區學校重點突出留守學生、問題家庭學生、困境學生等特殊群體,農村學校采取“一對一、一對幾”方式覆蓋全體學生),為學生及其家長分別提供全面發展指導和家庭教育指導,以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推動教育回歸育人本源。
中小學生導師制只是該縣堅持五育并舉、德育為先的一個縮影。2024年,該縣深入實施立德樹人工程,打造思想政治精品課15節,開展“學雷鋒”爭做文明小公民、清明祭英烈等系列活動120余場次,聯合縣委宣傳部等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學習講座12場次。全縣新建標準化心理輔導室12個。
為提高“智”育質量,2024年,該縣持續推進“雙減”工作,深化“一校一案”課后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作業設計水平和課后服務水平。做實控輟保學工作,勸返小學畢業未及時就讀初一學生4人,安置40余名殘疾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統籌解決480余名外來人員子女入學難題。
在“體”“美”“勞”方面,該縣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每天體育鍛煉不少于1小時。組織開展全縣中小學生運動會,1200余名運動員參加了田徑、乒乓球、羽毛球、籃球、足球等5個大項角逐。開展美育浸潤計劃,試行美育教育質量測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打造活力校園。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強化勞動實踐教育,全縣學校開展研學實踐活動,惠及1.6萬余人次。
彰顯辦學特色 厚植發展優勢
剛剛結束的這一學期,西充縣惜字塔小學三年級學生胥楷瑞有了一些新變化——喜歡閱讀一些科技類書籍和鉆研一些新鮮事物,經常和同學一起嘗試著做一些科學小實驗。胥楷瑞的變化和該校重視科技教育有很大關系。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而創新精神要從娃娃抓起。”西充縣惜字塔小學校長何鳳華表示,作為一所新建小學,學校尤其注重科技教育,將此作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學習科技課程、參加科學實踐活動,該校不少學生思維開闊了,動手能力增強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近年來,西充縣積極引導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因地制宜,努力探尋特色學校創建的經驗、方法和模式,走“文化立校、特色興校、質量強校”的內生式發展之路,讓每一所學校“有個性、有溫度、有故事、有美感”,全面打造具有西充特色的教育生態,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
西充縣東風路幼兒園開辟“班級種植角”“書香田園”等勞動實踐基地,構建“全勞動教育”模式;第一實驗小學開設藝術(含非遺傳承項目)、體育、科技實踐三大類共68個社團,以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課程為“雙減”賦能添彩;第二實驗小學結合學生不同學齡階段特點,開展“專注”“有序”“愛國”“感恩”等主題活動,打造品格教育亮點……各學校立足實際,以小切口進行微改革,努力辦好群眾家門口的學校,助推區域教育品質升級,提升群眾教育幸福指數,形成了“校校有特色、一校一品牌”的生動格局。
實施學前教育啟蒙筑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高中教育擴優提質專項行動,強化特殊教育普惠發展,構建一體化鏈式發展質量提升體系;構建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健全“雙減”長效工作機制……西充縣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強基、提質、創優,努力推動全縣教育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人民滿意的教育答卷,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公平的教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