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12日電 (曾佐然 任莉麗 杜雨蕓)新春伊始,川南瀘縣的稻蝦田早已是一派繁忙景象。當地養殖戶搶抓氣候優勢,通過"錯峰養蝦"模式讓肥美的小龍蝦提前60天躍上全國餐桌,在春節消費旺季贏得市場先機。

巧打時間差小龍蝦錯峰上市收益佳
2月11日,在瀘縣奇峰鎮的稻蝦養殖基地,工人們正忙著捕撈小龍蝦,隨著沉在水里的地籠慢慢被提起來,一只只色澤鮮亮的小龍蝦就滑落到盆里,剛剛捕撈上岸的小龍蝦通過初步人工分揀后,運到專合社,由專合社統一運往市場銷售。
“今年小龍蝦行情還可以,大蝦每斤賣60元左右,中蝦每斤賣40元,蝦苗每斤賣20多元,因為行情好,今年開工比較早,初二就開工了,初三就開始賣商品蝦。”奇峰鎮稻蝦養殖基地負責人說劉雁兵說,春節到元宵節期間,他經營的100多畝的稻蝦基地里收獲了1萬斤左右的商品蝦。
“我們的商品蝦主要通過專合社統一來包裝,通過空運發往杭州、青島這些地方,當天就能到達消費者餐桌。”奇峰鎮稻蝦養殖基地負責人劉雁兵說。這個時間,湖北江蘇等小龍蝦主產區由于氣候原因還不能上市。
地處川南的瀘縣憑借無霜期長達300多天,春季回暖早的獨特氣候優勢,培育出的小龍蝦較湖北、江蘇等小龍蝦主產區提前約60天上市。當前,全國市場尚處“蝦荒”季時,而瀘縣這片土地上的小龍蝦養殖戶巧打時間差,通過錯時供應小龍蝦的策略,成功搶占春節消費黃金檔期。
將成品蝦分揀送走后,劉雁兵又忙著將挑選出的小蝦苗再次投入稻田內,新投放的蝦苗又將在兩個月后成熟上市,5月份上市后種植水稻。
“我們現在正在賣商品蝦,賣商品蝦的同時也在投放蝦苗,我背后這塊塘今天就正在投蝦苗,這批蝦預計3月中旬開始起商品蝦,預計產量是在1600斤左右,預計產值在4萬5左右。”奇峰鎮稻蝦養殖基地負責人劉雁兵說。
據了解,劉雁兵從2021年進入小龍蝦養殖行業,經過學習鉆研以及養殖技術創新,已經成功掌握了小龍蝦繁育、養殖管理等技術,在給全國市場提供優質小龍蝦的同時,也為當地農戶提供蝦苗,帶動農戶增收致富,推動當地稻蝦養殖業的繁榮與發展。
“我們采用的繁育兩段式,成批量投放蝦苗,成批量上市。就目前來說,養殖小龍蝦前景非常好,利潤還是相當可觀的,我對這個行業很有信心。”奇峰鎮稻蝦養殖基地負責人劉雁兵介紹說,他有330多畝稻蝦基地,其中奇峰鎮有120多畝,立石鎮有140多畝,石橋鎮還有70多畝,預計全年蝦苗產量大概在7萬斤左右,商品蝦預計產量在10萬斤左右,總的產值預計在300萬左右。
三個零突破川南早蝦前景好
早在1月22日,瀘縣就召開2024年度川南早蝦產業集群技術培訓會暨生態漁業協會成立大會,會議邀請了漁美康集團西部片區總經理黃建平,四川小龍蝦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張克磊等多名省內外知名專家授課,對全縣200名稻蝦種養大戶、協會會員進行培訓。主要針對瀘縣特早蝦養殖形勢,存在的問題,及小龍蝦稻田養殖環境條件、苗種選擇、餌料投喂、防逃、水質管理、病害防控、養殖尾水治理等技術進行深入講解,讓廣大漁業養殖戶們看到了“瀘縣特早蝦”前景和優勢,有力增強了建設川南早蝦產業集群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推進巴蜀魚米之鄉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據悉,瀘縣持續開展川南早蝦產業集群和魚米之鄉項目建設,大力推進水產健康養殖五大行動,2024年,全縣新增稻蝦綜合種養面積2萬畝,稻蝦綜合種養面積達17萬畝,水產品產量達55592噸,同比增速5.23%;漁業總產值12億元,同比增速6.7%。其中小龍蝦產量13765噸,同比增速15.34%;小龍蝦產業產值6億元,同比增速16.25%。
稻蝦技術標準“零突破”。2024年9月,瀘縣農業農村局牽頭制定雙稻雙蝦、早蝦晚蝦、平田無溝3項地方標準,通過瀘州市地方標準評審會技術審查并發布。
稻蝦加工產業“零突破”。瀘州市春夏秋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駐瀘縣毗盧鎮,已訂購兩條小龍蝦蝦尾速凍產品加工生產線,年內將投入生產,日產量將達6至8萬斤,實現縣內小龍蝦加工零突破。
品牌創建“零突破”。成功注冊“雙稻雙蝦”品牌,開啟瀘縣稻蝦產業品牌培育之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