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21日電(吳平華 秦旭 )法治護綠,守護鄉愁,近日,宜賓市翠屏區人民法院、翠屏區市政園林管理中心聯合發布《古樹名木司法保護令》,以法之名守護綠水青山,為古樹名木撐起司法保護傘。

“禁止擅自移植、采伐古樹名木;禁止通過挖根、剝損樹皮、過度修剪枝干等方式破壞古樹名木的完整性;禁止破壞古樹名木保護設施、保護標志……”活動現場,翠屏區人民法院發布《翠屏區古樹名木司法保護令》及2起濫伐林木及生態修復的典型案例,以“禁止條款+真實案例”的方式敲響法律警鐘,讓群眾直觀認識到破壞古樹名木的嚴重后果。翠屏區市政園林管理中心也發出《古樹名木保護倡議書》,并與養護責任單位簽訂《古樹名木保護責任書》,將古樹名木保護的責任落實到具體單位。
宜賓市翠屏區現有古樹名木191株。近年來,翠屏區積極探索古樹名木保護機制,將古樹名木保護納入林長制工作考核,實行“一樹一牌”“一樹一策”“一樹一檔”管護措施,科學制定保護方案,建立信息管理系統和電子數據庫,常態化開展巡護體檢,實行動態監測,切實筑牢古樹名木保護生態屏障。
“發布司法保護令活動,是對前期工作的深化與拓展,旨在凝聚各方力量,推動古樹名木保護向法治化、常態化邁進,堅定不移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宜賓市翠屏區市政園林管理中心負責人表示。
“接下來,翠屏區人民法院將與市政園林、林業竹業等單位攜起手來,通過‘司法+行政’聯動協作,讓古樹名木這一綠色活化石在全社會的呵護下,繼續見證歲月變遷,傳承歷史文化,為子孫后代留下寶貴的自然財富。”宜賓市翠屏區人民法院負責人說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