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曦接受采訪。 張浪 攝
(四川統戰人說統戰事)社會工作“老人”代曦:為基層社會治理和人才隊伍建設貢獻力量
中新網成都6月24日電 (祝歡)“我是社會工作專業的一個‘老人’。”今年49歲的代曦是四川省社會工作領域的首批專業人才,她近日接受中新網專訪時如是說。
作為四川省政協委員、民建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支部主委、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文化藝術學院副院長,代曦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為政府提供智力支持。她曾主持或參與制定了《中國社會工作督導指南》、四川省《社會救助社會工作服務指南》《四川省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十四五”規劃》等行業標準。
長期從事社會工作和教學的代曦,曾獲得全國專業社會工作領軍人才、第十批成都市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等,入選民政部社會組織教育培訓師資庫、成都市民政局社會工作專家庫等。

代曦接受采訪。 張浪 攝
“我非常關注民生問題,特別是基層社會治理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自2018年開始擔任四川省政協委員以來,長期從事社會治理與社會工作的代曦在履職期間實現了“高產”。開展調查研究、參與基層治理項目、評估出問題和需求……五年來,代曦平均每年提交3至5份提案,內容通常是涉及社會工作的專業內容、基層社會治理機制和民生問題的保障解決等。
代曦表示,四川省政協給自己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建言獻策的平臺。“2020年疫情期間,我提出了應當要加強對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機構的扶持力度,得到了四川省民政廳的采納。四川省民政廳出臺了《有效應對疫情促進社會組織平穩運行10條措施》,包括優化社會組織審批程序、推遲年檢、鼓勵減免收費等措施。”履職期間,代曦所提交的每一件提案都得到了回復。
“2020年初疫情暴發后,社會公眾非常關心、關注疫情期間特殊困難群眾的生活現狀,我們聯動了社會工作機構和社會工作專業的社會工作者,為武漢募集了900萬元的資金和價值40萬元的物資。”當時,代曦所在的成都市同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還募捐了幾大卡車的蔬菜支援武漢。“在物資最緊缺的時候,成都市同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收到了一批口罩,并且指明是給捐給社會工作者的,當時我的內心非常感動。”代曦表示,這其實是對社會工作者的尊重和認同的體現。
據了解,在發達國家,社會工作已有上百年歷史。而在我國,該學科從上世紀90年代初萌芽,經歷了反復的溝通與爭取,社工這一職業才最終得以確立。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在2003年開設社會工作專業,代曦便從信息管理崗位跨專業進入到社會工作領域。從2007年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第一批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的工作專業對口率為零,到如今社工成為了一種職業,十多年來代曦見證了社會工作這個行業的發展。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各部門逐漸意識到社會工作的重要性,代曦也越來越忙了。

代曦正在授課。 受訪者供圖
“在身邊同事的影響和帶動下,我于2009年申請加入了中國民主建國會,為中國共產黨在執政的過程中建言獻策。”代曦表示,成為民建會員后,自己充分發揮社會工作專業的特長,通過民主協商議事的機制,積極建言資政。
在代曦眼里,近年來四川省的基層治理和社會工作的范疇和內涵變化非常大。“最開始是通過提高社區的公共服務,讓大家感受到政府服務品質的提升。如今不再是單一的政府作為主體,而是社會力量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來推動社區發展。”代曦表示,如今四川省已經搭建起了社會工作服務體系,建立了覆蓋全省的社工站,培育了一批批社會工作者。
“我會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將課本上學到的理論在實際中加以運用。”作為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文化藝術學院社會工作專業的副教授,未來代曦在教育上會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經驗。此外,四川天府社會工作學院的成立,將立足社區、面向社會,開展社會工作、社區治理、公益慈善、社會服務等領域非學歷教育的人才培養,代曦也將繼續為這一應用型社工人才培養專門學院貢獻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