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統戰人說統戰事)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釋智海:做推動佛教中國化的實踐者
中新網內江8月13日電 (單鵬)“今天我們講佛教中國化,我的理解更多是佛教的時代化:這個時代需要佛教做什么,而佛教如何奉獻出相應的價值。”近日,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內江市佛教協會會長、內江市圣水寺方丈智海法師在內江接受中新網專訪時表示,佛教中國化要與時俱進、與時代“合拍”。

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內江市佛教協會會長、內江市圣水寺方丈智海法師。 單鵬 攝
智海法師對佛教中國化的思考,深受內江市圣水寺原方丈清德長老的影響。據智海法師回憶,2001年他剛回內江時,清德長老就專門送來一個紙條,上面寫著讓他注意的幾條事項,第一條就是要認真學習政策,積極向黨靠攏,關心國家、民族和時事,“清德長老說,佛教的修行就是在現實中服務,要看國家、社會、老百姓需要佛教干什么,這是佛教在當代價值奉獻的立足點,如果與時代脫節,修行就‘走空’了,這對我影響很大!
智海法師擔任方丈的內江市圣水寺坐落在沱江河畔。這間被譽為“中川第一禪林”的寺院,歷史可追溯至唐代咸通年間。內江市圣水寺至今保留了唐代以來歷朝歷代的痕跡,譬如唐代的摩崖造像、宋代的池塘、明代的石拱橋以及明代名臣趙貞吉的刻字、清代的建筑群等。2013年,內江市圣水寺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智海法師!钣桀E 攝
“當代佛教真正的價值在哪里?如果還是延續傳統‘山青林秀’路線,佛教在當代能否發揮傳播優秀文化教育的功能?”帶著這樣的疑問,智海法師在內江市圣水寺推動了諸多創新,譬如把禪林和書院結合起來,打造禪林書院。在這里,普通民眾既可以學習書法、繪畫等優秀傳統文化,又能體驗音樂、健身、攝影等課程。這些新元素在古樸的寺廟里刮起一陣“現代風”。
“佛教和時代并不背離,打造禪林書院是希望通過立足于傳統文化,給人以傳統文化的啟蒙、呼喚奉獻精神,讓人們在努力學習中逐漸成長、身體力行,成為社會的建設者。建設和諧社會,追求真善美也是佛教與時代合拍的一個切入口,這就是佛教中國化之路!敝呛7◣煴硎。

智海法師在內江市圣水寺安居講法!∈茉L者供圖
雖然平日工作繁忙,但智海法師仍身體力行,時常抽出時間為有困擾的人們答疑解惑、排解生活煩惱,“比如有的孩子不讀書了、有年輕人情感受挫了,會來找我喝茶談話。”智海法師說,“以這些煩惱為導向,為他們開導、幫他們找到人生的價值。當他們走出迷惘、糾結,擺脫自我束縛的時候,就實現了每一個人潛力的最大釋放!
“宗教工作的本質實際就是團結工作,在宗教中國化中增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民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是充分尊重宗教生存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敝呛7◣煴硎荆诮探鐚塘x教規要作出符合當代中國發展進步要求的闡釋,推動宗教在政治上自覺認同、在文化上自覺融合、在社會上自覺適應,與社會發展同步、與時代進步同頻,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奮斗的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