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10日電 ( 肖咸江)近年來,達州市大竹縣委統戰部立足職能職責,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統一戰線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資源優勢,不斷強化政治引領、搭建平臺載體,為鄉村振興事業注入了統戰動能。
今年以來,大竹縣委統戰部通過縣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和各級商會等組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非公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及鄉村振興參觀考察學習等各類思想政治教育引領活動8次,參加活動人數560余人。召開助力鄉村振興聯席會、拉練會、研討會、“共敘鄉情鄉誼·共商鄉村發展”座談會等10次,凝聚了各類統戰人士聚力鄉村振興的思想共識,推動統戰各領域結合自身優勢和實際情況助力鄉村振興。
同時,深入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動員全縣100家民營企業與70個村結對,累計實施各類振興項目130個,投入資金上億元,帶動12000余人就業。同時,充分發揮僑聯、臺聯等聯誼平臺作用,密切與海內外各界人士的聯絡交往,開展外引內聯、招才引智、招商引資工作,服務鄉村振興。另一方面,打好“鄉情牌”,注重發揮新鄉賢在鄉村振興中的獨特作用,搭建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的服務平臺載體。依托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新的階層人士會聯誼會、商(協)會等組織,在全縣建立了新鄉賢人才庫300余人,建立鄉級或村級新鄉賢聯誼組織43個、新鄉賢驛站10個、新鄉賢議事室31個,推動新鄉賢在產業發展、基層治理、鄉風文明涵養等領域發揮優勢作用。
充分挖掘統戰資源,匯聚統戰力量,為鄉村振興賦能添彩。鼓勵、支持和引導民營企業家、致富能人、黨外知識分子中的專家學者、醫生教師等代表人士,通過回鄉投資興業、村企結對共建、擔任志愿者、捐資捐物、提供法律服務等方式,發展特色產業、壯大集體經濟、參與鄉村治理,服務鄉村事業。比如,東漢醪糟公司種植糯稻30萬畝,帶動農戶年實現糯稻收入近3億元,在鄉村振興中起到了龍頭示范作用;大竹新聯會新媒體及網絡人士分會利用自媒體優勢,創新短視頻、抖音直播模式,搭建助農采摘平臺,幫助農民致富增收;川主鄉新鄉賢代表楊承政,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種植大豆、玉米和花生等糧油作物140余畝,幫助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宗教界代表人士釋德道利用自己在信眾中的特殊作用,先后解決了多起信眾鄰里糾紛、婆媳矛盾、債務糾紛等各類矛盾糾紛,在基層治理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