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5日電 (鄒立楊)2023年,瀘州瀘縣統一戰線牢牢把握“4321”工作法,引導全體統戰成員始終踐行“四心”工作定位,著力提升統戰工作助力縣域高質量發展,努力開創基層統戰工作新局面。
突出政治建設,凝聚統戰工作合力
完善領導體系。用好縣委統戰工作領導小組機制,協助縣委深化對統戰工作新形勢新要求的把握,推動黨委加強對統戰工作的全面領導。全年縣委常委會會議學習研究安排統戰工作3次,召開統一戰工作(民族宗教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會議、黨外代表人士座談會等重要會議4次,聽取民主黨派工作匯報6次。不斷優化基層統戰工作機制,形成黨委領導、統戰部門牽頭、鎮(街)黨組織和黨派、團體各負其責、協同推進的縣域統戰工作大格局。
強化責任落實。把統戰工作納入領導班子、領導干部目標管理和考核體系,納入政治巡察、監督執紀問責范圍,壓緊壓實各級責任。將統戰工作納入縣委目標績效考核范疇,與全縣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參照省委統戰部評價體系制定統戰工作考核標準。強化統戰工作情況的督促檢查,縣委統戰部班子成員分片聯系鎮(街道)、民主黨派和聯誼團體,深入基層開展指導和調研,切實掌握基層統戰工作實際情況。
突出工作重點,增添服務發展動力
著力黨外干部培養。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瀘縣黨外干部隊伍建設的意見》,在黨外干部思想建設、源頭管理、培養路徑、選拔任用和監督管理等五個方面細化工作舉措,著力提升黨外干部五種能力。推薦8名優秀年輕黨外干部參加瀘縣青年后備干部“致遠班”培訓。今年以來,瀘縣新任黨外副科級領導干部2名,黨外正科級領導干部1名。目前,瀘縣黨外副處級領導干部5名、正科級領導干部6名、副科級領導干部23名。
著力服務港澳臺僑。扎實開展臺胞臺屬、歸僑僑眷走訪慰問20余次,解決太伏鎮港資企業蜂糖李產業發展用地、資金等問題。加強對外交流,搭建對臺涉僑合作平臺。成功承辦第二十一屆中國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談會“四進”考察活動,成功協辦2023兩岸婚姻家庭川渝行活動、川臺鄉村振興合作發展交流活動、華商峰會瀘州分線考察交流活動,進一步促進川臺融合發展,得到省委統戰部和市委統戰部的高度評價,并成功簽約臺企投資項目1個?h臺辦獲評四川年對臺經濟工作先進單位。
著力奏響同心主旋律。1-12月,瀘縣統戰系統在人民日報客戶端、中國日報網、中國網、四川新聞網、川南在線、瀘州新聞網等中央省市級媒體發表稿件1625篇,在省市黨政系統內部平臺發表稿件、經驗信息文章226篇,在龍城統戰推送信息136篇。統戰宣傳扎實有效,唱響了統戰主旋律。
突出主動作為,提升經濟民生效力
主動擔當作為,助力經濟發展。持續推進四川省新時代“兩個健康”示范縣創建,制定文本30余項,召開工作推進會8次、專項調研32次,走訪企業100余戶,形成“黨政、商會、社會”三方合力,健全“政策扶持、全產業鏈發展、助企紓困處理”等機制,優化“政務、金融、法治”服務。開展“面對面+鍵對鍵”等政企協商溝通活動6次,35名企業家、20個部門參加,收集問題建議28條,推動解決19條。協助洽談珠海璞瑧義齒研發、光伏發電等項目6個,投資資金預計10億元。
加強團體建設,貢獻統戰力量。2023年完成縣鄉聯會、縣新聯會、縣僑聯的換屆選舉工作,強化了各團體班子建設。各聯誼團體在全縣招商引資、產業發展、基層治理、教育事業、光彩事業方面獻計出力、捐款捐物,為瀘縣發展積極作為,帶動全縣群眾增收致富。
履行社會責任,彰顯社會價值。各民主黨派持續推進扶危濟困等公益行動,累計捐款捐物400余萬元,惠及群眾5萬余人。農工黨瀘縣委員會爭取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向瀘縣捐贈1320余萬元的醫療設備。九三學社瀘縣委員會爭取瀘縣瀨溪河支流生態環境修復工程、瀘縣龍溪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兩個中央預算內投資6300余萬元。各民主黨派圍繞成渝經濟圈建設撰寫提案12件、社情民意34條,5件提案被列為重點提案。
突出和諧穩定,激發同心同行活力
強化對口幫扶促發展。加大對口幫扶鄉城縣行動,2023年派遣干部人才20名,劃撥幫扶資金4815萬元,實施項目16個;與鄉城縣17個貧困村開展結對精準幫扶。傾力打造“項目帶動建、技術指導幫、商品助力銷”的全鏈條產業幫扶模式,以產業發展切實讓群眾在土地出租、務工、產品銷售等方面獲得收益,逐步實現助農增收、共同富裕的目標。
強化民族建設促團結。深入推進城市民族工作,開展學習宣傳《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條例》進學校、進社區、進機關等活動12次。協調縣教育體育局等解決新疆籍來瀘經商、子女入學等問題6件。推薦市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3個,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1個。
強化安全管理促穩定。以迎接中央宗教工作督查為契機開展專項行動,再次徹底清理整改宗教領域“兩亂治理”等問題5個。通過全縣宗教工作會、場所負責人工作交流會、日常安全檢查、宗教領域“同運動·一家親”活動等,織牢宗教領域安全網。瀘縣太陽寺、得勝基督教堂成功創建為瀘州市“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中國化方向”示范場所,瀘縣通山寺、煙霞禪院創建為市級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場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