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10日電 (吳平華)近日,四川省民族雜志社來到宜賓市敘府實驗小學、宜賓學院等地采訪調研宜賓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當天,四川省民族雜志社一行在宜賓市敘府實驗小學了解該校民族團結教育情況,參觀了該校民族團結教育基地、民族文化走廊、同心石榴園等,觀摩“一幫扶一戲劇”應用體系下的常態化教學和特色文化課程,了解學生日常學習、創作、成長的過程。
“學校積極推進‘石榴課程’體系構建,將日常學科教學與民族文化知識相結合,鼓勵學生通過書信、線上等方式與外省學生建立聯系,了解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內涵,鑄牢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宜賓市敘府實驗小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校通過與民族學校鳳儀鄉民族小學形成結對共享單位,利用遠程同步課堂為偏遠民族地區孩子提供優質課程資源,解決鄉村學校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實現互通有無、共同提升。

除了基礎能力的培養,該校還注重對學生興趣愛好和特色專長的提升和鍛造。“我們利用課后服務開展民族特色課程蘆笙舞,邀請非遺傳承人來校參與教學活動,師生共同學習蘆笙舞、竹竿舞等民族舞蹈,學習少數民族文化,增進師生文化交流。”宜賓市敘府實驗小學相關負責人說。
宜賓市敘府實驗小學于2022年被評為四川省第七批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學校。近年來,學校積極踐行新教育的十大行動,通過開展“同心石榴園”石榴采摘節、名師明教進校園等系列活動,在日常教育教學中不斷融入民族團結進步教學內容,常態化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活動,立足學校實際,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持續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提質增效和校園文化建設為抓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促進各族師生廣泛交往交流交融。
隨后,調研組一行來到宜賓學院,實地參觀宜賓市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建設情況。
據了解,宜賓學院在校生人數1萬余人、少數民族有1000多人,宜賓市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于2020年成立,是由中共宜賓市委統戰部、宜賓學院開展校地共建設立的主要研究宜賓市少數民族文化相關事宜的學術組織。
“研究中心以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文化、民族經濟等為核心研究主題,目前,已發布基礎課題20項、專項課題5項,與周邊多個學校形成聯動。”宜賓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周萌介紹,除了基礎課題研究,學校還以開展少數民族工作大賽、鑄牢中華民族意識宜賓市少數民族代表人士培訓班等活動為載體,深化了校地關于民族融合方面的合作。
據了解,接下來,調研組還將前往屏山縣浙川產業園、珙縣非遺館、珙縣羅渡苗族鄉王武寨村、興文縣苗醫館等地,近距離體驗宜賓多元民族風情,了解當地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情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