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4日電 (鄒立洋)近年來,瀘州市充分發揮統一戰線重要法寶作用,開拓思路、創新舉措,制定《瀘州市統一戰線“拼經濟、搞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深入實施“面對面+鍵對鍵”“瀘商回引”“有困難找工商聯”“酒城同心·金融速貸”等特色專項行動,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增強信心、輕裝上陣、大膽發展,推動瀘州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心心相印,引導廣大瀘商回鄉興業
改革開放以來,瀘商足跡遍布天下,在天下瀘商凝聚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的態勢下,2022年12月,首屆瀘商大會應運而生。
“你們是搏擊市場的驕子、商海探索的闖將、奉獻家鄉的頭雁。”中共瀘州市委書記楊林興在首屆瀘商大會上的講話讓廣大瀘商充滿信心,楊林興寄語廣大瀘商要順應時代大勢,更好地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要做足特色優勢,持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要把握行業趨勢,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要助力家鄉聚勢,與家鄉人民一道共創共享新時代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的實惠和文明。
黨和政府對民營企業的關心,以及推出的一系列壯大民營企業創新舉措,讓首批瀘州城市宣傳官、成都瀘州商會會長李子茂激動不已。他表示,“瀘州市召開如此高規格的瀘商大會,必將激勵在外瀘商和異地商會主動發揮優勢,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進家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首屆瀘商大會上,共簽約項目49個、簽約金額約705.3億元,涵蓋就業、裝備制造、文化旅游等多個全市重點發展的行業和領域……首屆瀘商大會碩果累累,大會匯集了全國各地優秀商會和瀘商代表,廣大本地瀘商和異地瀘商通過現場交流和相互學習,整合資源優勢、開展精準對接、促進務實合作,在共建共享共贏中賦能瀘州實體經濟邁向新臺階。
時隔兩年,第二屆瀘商大會將再次與大家見面。
拳拳之心,政府與企業結成“奮斗共同體”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創新發展的沃土。瀘州市在四川省統一戰線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八大行動”基礎上,制定了《瀘州市統一戰線“拼經濟、搞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將統戰拼經濟工作納入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以及市委督導、區縣和園區綜合評價體系,從制度建設和組織架構上層層推進、壓實責任。
在推動瀘州經濟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里,中共瀘州市委、市政府與企業結成了事業的合伙人,成為瀘州經濟的“奮斗共同體”。一組數據足以說明這一點,在過去不到兩年的時間里,瀘州已成功回引重大項目220個,投資總額超630億元。
瀘州市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服務好企業在瀘生產經營活動、做好瀘商的政策保障,及時了解并適配最新政策支持,我們建立了電子政策庫、在外瀘商人才庫和瀘商項目庫,并對之實行動態管理,推進惠企政策‘一站式’兌享、信息資源‘保姆式服務’。”
“現在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對今后在瀘項目預期充滿信心、干勁十足。”不少企業家說,聯動式會診給企業家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兩年間,瀘州市市縣兩級舉辦黨委統戰部部長與民營企業家溝通協商“面對面+鍵對鍵”活動100余次,活動由統戰部門牽頭,協同發改委、經信、市場監督、工商聯等相關部門和單位,邀請民營企業家等統戰代表人士參加,采取“三方”會談的方式,幫助企業紓困解難。
“能夠現場解決的,市級部門、區縣、園區現場答復或落實;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的,統戰部部長現場督辦,明確責任單位,會后抓緊梳理、認真研究,形成交辦清單,逐一解決。”有與會部門負責人說,不僅要加強跟蹤落實,還要定期開展回訪,掌握解決問題進度,反饋企業問題辦結情況,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此外,瀘州還建立了工商聯與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門聯動服務民營企業常態機制,開展“法潤瀘商”活動,通過“專家講法”“法治體檢”“送法進企業”等方式服務民營企業。
首屆瀘商大會舉辦以來,瀘州市整合統戰、工商聯、經濟合作、商務、文旅、市場監督等部門資源力量,聚焦民營企業延伸產業鏈、創優品牌、完善服務等方面,做好聯系、聯通、聯合、聯誼、聯動等“五聯”工作,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服務和支持民營企業發展,進一步堅定了廣大民營企業家在瀘州這片熱土上干事創業的信心和決心,更加有力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兩個健康”。
絲絲入扣,創新舉措引活水潤沃田
兩年時間,不少瀘商在一次次焦慮與不安中,一次次感受到了來自黨委政府的溫暖。而這些都得益于專門解決民營企業“急難愁盼”的創新舉措。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企業遇到法律問題,有幾種解決方案?
在瀘州,至少提供三種方式和渠道,幫企業建立法律維權“特色快車”。2022年,瀘州創新打造“有困難找工商聯”工作品牌,通過政企溝通“直通快車”、訴求反映“數字快車”和紓困解難“發展快車”,以走訪、聯系、指導的形式,幫助民營企業開展維權服務,有效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
“直通快車”明確37名市領導分工聯系74個行業代表企業和民營經濟代表人士,每年走訪企業2次以上,現場交辦督辦、依法協調解決涉法涉訴難題;“數字快車”探索建立“2+7”網絡服務平臺,即市級層面2個端口收集問題,7個區縣貼近企業建立網絡投訴窗口;“發展快車”則是建立重點個案問題督辦聯辦工作機制,在酒業園區、高新區、自貿區設立工商聯工作站,為企業提供法律服務。
截至目前,“直通快車”走訪企業6100戶,將148個問題列入重點督辦事項,已辦結典型案件136個;“數字快車”接訴1860件次,已交辦處理1674件;“發展快車”開展企業法律服務個案89件,為75個基層商會提供法制培訓、糾紛調解指導,協調解決32個典型疑難問題,惠及企業1022戶。全市挽回企業經濟損失共2.5億元。
近年來,受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影響,中小微企業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部分企業甚至出現了生存危機,急需資金走出困境。基于此,瀘州市充分發揮各級工商聯、商會以及其他相關統戰資源優勢,精心搭建信息對稱、精準對接、互惠互利的“政銀會企”合作新平臺,專項推出“酒城同心·金融速貸”信貸服務,有效緩解全市商會民營企業貸款難、慢、貴、少等問題。
全市統戰系統、工商聯組建8個工作組分赴企業、商會開展“民營企業融資問題”專題調研,“把脈問診”找準企業需求。與此同時,組織行業主管部門與銀行簽訂協議,整合現有信貸產品最大限度讓利企業,根據不同類型企業不同需求“量體裁衣”,打造專門服務民營中小微企業全生命周期發展的專屬信貸服務包。
“酒城同心·金融速貸”,顧名思義“同心”和“速貸”是關鍵詞,“統戰速貸”成為時下在瀘中小微企業常用的稱呼。“最快當天可放款。”有關負責同志表示,“但我們考慮的是,不僅要做到‘貸得快’,更要做到‘貸得準’‘貸得穩’。”
據了解,對申請“統戰速貸”的企業,統戰部門會分別征求多個其他部門意見建議,進行審核、評分,根據企業評分結果,優先向金融機構推薦綜合評價高的企業。
截至目前,“酒城同心·金融速貸”已累計幫助全市4630家民營企業獲得信貸資金51.85億元,幫助300余家企業走出困境,有效緩解了中小微民營企業資金需求壓力,有效避免了引發相關融資風險供應鏈上下縱向傳導,或借由企業間的融資擔保關系橫向傳播引發的某個行業或領域局部危機的風險。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瀘州市新增民營經濟市場主體5.3萬戶,同比增長17.4%;個體戶工商戶總量首次突破30萬,達30.6萬戶;瀘商會員總數達13731個,會員總數和增長率均位居四川省前列;共減免瀘州市民營經濟稅收30.5億元,降低民營企業社會保險費3.2億元,發放就業創業資金2.3億元;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26個,總投資343億元,全市產業投資同比增長43.3%,其中民間投資占68.6%;兌現研發投入后補助、創新平臺建設補助等近3000萬元,全市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增長20.8%;實施從輕、減輕和不予處罰等行政執法案件超1700件,減免罰款金額達4000余萬元。
實踐證明,瀘商是瀘州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他們共同為新時代瀘州經濟發展寫下了改革發展的時代注腳。站在時代的潮頭,此時的瀘州,是人才輩出、商賈云集的廣闊舞臺;未來的瀘州,也必將活力迸發、繁榮興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