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12日電(記者 岳依桐)2024年正值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暨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40周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黃埔軍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是我國第一所培養革命軍隊干部的學校。黃埔軍校同學會為擴大兩岸交流合作、反對“臺獨”分裂、推進祖國統一作出了積極貢獻。
四川黃埔情緣深厚。1935年黃埔軍校在成都設分校;1937年本部遷至四川,在川辦學的12年是黃埔軍校在大陸培訓學員最多、校址未變、歷時最長的時期;四川省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于1988年,現有黃埔同學27人,平均年齡98歲,全省16個市州成立黃埔組織。
值此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四川充分發揮黃埔資源富集的優勢,開展了系列紀念活動。

征文紀念,系列活動啟航
百年熱血,薪火賡續。今年1月4日,為進一步激勵廣大黃埔親屬后代和黃埔工作者繼承先輩偉大志業,建功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四川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啟動“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主題征文活動。
“每一個黃埔人,都是值得敬仰的不平凡的人,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必將永世長存。”“女兵們在戰地上以柔弱之軀,勇擔大任,用嫣紅的青春澆灌著信仰的玫瑰”……活動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詩詞、散文等各類作品160余件,投稿人將滿懷深情落于紙面。經過初選、網絡投票和綜合評比,最終評選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11名。紙短情長,字字肺腑,仿佛那段崢嶸歲月再現。
以物述史,展覽意義非凡
四川省黃埔軍校同學會主辦的《愛國革命——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主題展》則通過1200余幅圖片、1000余件文物展品回溯黃埔記憶。黃埔軍校證章、同學錄、教材、學員作業簿、修業證書、課桌……展覽展陳面積逾2000平方米,吸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觀眾看展,通過一件件意義非凡的展品,感悟黃埔精神,并從中汲取鼓舞人心的力量。
應邀參加開幕儀式的臺灣黃埔軍校同學后代聯誼會會長丘智賢說,他的父親畢業于黃埔軍校第二十一期工兵科。作為后代,自己不樂見用分割方式去看待黃埔百年,兩岸若能更積極交流,共同修訂最能反映真實情況的黃埔校史等,對傳承黃埔精神和推動兩岸關系發展都是好事。
據統計,自5月10日開展至今,主題展日均觀眾超過1000人次,暑期日均觀眾超2000人次,截至8月底已經吸引近17萬人次觀展。
另外,6月舉辦的學習貫徹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暨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40周年座談會精神專題會議上,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紀念郵冊(四川)也揭幕首發,受到黃埔老人、黃埔后代喜愛。
促進交流,兩岸藝術共鳴

作為致力于促進川臺交流交往的群團組織,四川省黃埔軍校同學會長期以來通過搭建橋梁、舉辦活動等方式促進兩岸民眾心靈契合。今年6月,四川省黃埔軍校同學會攜手臺北市中山黃埔文經交流協會、臺灣港澳臺美術協會、臺中市青溪新文藝學會,共同舉辦第三屆“川臺現代水墨藝術——黃埔建校百年兩岸文化交流展”。
展覽征集并展出川臺兩地41位黃埔書畫藝術家作品80余幅,旨在以“黃埔情”帶動川臺兩地民心互聯互通。四川省黃埔軍校同學會秘書長朱永歐表示,兩岸黃埔人要以黃埔情緣為紐帶、以書畫作品為橋梁,把兩岸同胞的心緊緊連在一起,匯聚起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融合融通的磅礴力量。

展望未來,拉緊情感紐帶
為進一步做好在川臺胞和統派組織工作,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四川省黃埔軍校同學會每年組織在川統派人士、邀請島內退役將領實地考察。今年4月,組織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銘章黨部、成都市臺協、部分臺企負責人等40余人舉行“統派組織看四川·資陽行”主題考察活動。今年以來,已有40余位臺灣退役將領赴川考察。
來蓉已35載的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銘章黨部主委陳慶屏說,祖國大陸之發展,在國際上也是有目共睹的。而民族復興進程中,黃埔師生血濃于水的情懷,各地黃埔同學會及黃埔后代親屬的參與,將為加強兩岸交流、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構筑起堅實基礎。
除了上述活動外,四川省黃埔軍校同學會還與相關市縣黨委統戰部門、黃埔聯絡組織,聯動舉辦紀念黃埔百年系列活動,通過文藝創作、聯誼交流、參觀研學等多種形式,掀起紀念黃埔建校百年熱潮。
邁步新征程之際,四川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將更好推動兩岸交流交往交融——以黃埔情緣為紐帶,切實做好島內退役將領的參訪組織等工作;邀請更多臺灣青年等來川感受發展脈動,辦好“兩岸同脈·山河共覽”主題考察活動;持續提升川臺兩地黃埔書畫聯展品牌效應,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牢兩岸“根祖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