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31日電 (王雨航)日前,九三學社瀘州市委員會第二支社積極響應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圍繞瀘州市作為四川再生稻第一大市的獨特優勢,組織了一場深入細致的再生稻生產調研活動。此次活動由九三學社瀘州市委員會專職副主委兼秘書長鄧明聰帶隊,旨在通過實地考察、學習交流,深入了解瀘州市再生稻的生產現狀、科研成果及未來規劃,為進一步提升再生稻的產量和質量,助力瀘州打造“天府糧倉”示范區貢獻智慧和力量。
調研隊伍一行首先來到了瀘縣玉蟬街道水竹林村。這里,再生稻科技創新展示中心正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廣袤的田野之上。展示中心占地面積約2畝,總建筑面積820平方米,布局精巧、功能齊全。在這里,社員們通過參觀四大展區、22個欄目以及3個可視化媒介,對再生稻的歷史沿革、生長特性、生產效益以及科技創新等方面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再生稻是一種極具潛力的糧食作物,它能夠在同一季內實現兩次收獲,大大提高了土地的產出效率。”在參觀過程中,一位社員邊看邊感嘆。而展示中心通過生動的圖文展示、實物展示以及互動體驗等方式,讓社員們對再生稻的認識更加直觀、深刻。
隨后,調研隊伍來到了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瀘州分院。這里是瀘州市再生稻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此次調研的重點之一。在瀘州分院,社員們詳細了解了針對再生稻專用品種匱乏、產量差大、品質不穩等生產問題所開展的專用品種培育和再生力鑒定評價,以及再生稻農機農藝融合等關鍵栽培技術研發情況。
鄧明聰副主委在調研過程中,不時與科研人員深入交流,詢問研究細節,對瀘州分院在再生稻研究領域所取得的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指出,瀘州分院在再生稻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這些成果不僅為瀘州乃至四川的糧食生產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全國再生稻產業的發展樹立了標桿。
此次調研活動不僅讓社員們深入了解了瀘州市再生稻的生產情況和科研進展,更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建言獻策、助力瀘州農業發展的平臺。鄧明聰表示,九三學社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為瀘州農業發展貢獻力量,為建設“天府糧倉”示范區添磚加瓦。同時,他也希望廣大社員能夠繼續深入學習、積極實踐,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服務能力,為瀘州乃至全國的農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