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6日電 (徐堂)2024年來,瀘州市龍馬潭區委統戰部認真貫徹落實全市統一戰線“拼經濟、搞建設”專項行動,以“基礎+品牌+效應”為抓手,聚力共建共享共贏,實施“同心共富”系列專項行動,全面推進統戰工作與區委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夯實同心共富“基礎”。以實施方案為藍本,夯實共富路徑基礎。制定出臺《龍馬潭區統一戰線“同心共富”工作方案》,確立統一戰線助推共同富裕的指導思想和實施路徑。全區統一戰線集中開展“民主黨派智富”“民營企業創富”“民族團結奔富”“港澳臺僑促富”“黨外知識分子謀富”“新階人士幫富”“鄉賢人士帶富”七大品牌專項行動,為結對街鎮招商牽線18條,其中成功招引12家企業,投資總額2.8億元。
以同心講堂為載體,夯實共富思想基礎。建立“同心共富”宣講團,開展“同心共富”金點子征集活動,設置各民主黨派“同心共富”研究課題,促進成果轉化,為共同富裕提供智力支持和決策參考。強化民主黨派、統戰團體“六個一”行動和“一街一鎮一統戰”結對共建活動,分類組建“同心智庫”,根據專業領域劃分經濟、法律、農業等6個小組,撰寫調研報告、社情民意等180余篇。
以匯聚資源為牽引,夯實共富項目基礎。深入推進“瀘商回引”行動,明確各部門在項目洽談、簽約、落地等各環節中的工作職責。強化跨區域協作交流,6個民主黨派與川渝、市內等地10個縣區民主黨派開展友好合作。今年前三季度,先后拜訪北京、南京、廣州等異地瀘州商會,對接北京微保科技、中科海能等30余家企業,邀請和邦集團、杭州中鉬新材60余家企業來龍考察,簽約落地項目16個,投資總額31.97億元。
強化同心共富“品牌”。強化民主黨派品牌。支持各民主黨派建立“同心共富”民主監督團,建立“同心共富特約監督員”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民主黨派成員的監督與參謀作用。做強民革“同心博愛基金”、民盟“黃絲帶·同心幫教”、民建“思源工程”、致公黨“致瀘合作”等社會服務品牌,助力民生福祉改善。開展紀念蔣兆和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助力龍馬潭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強化民族特色品牌。打造“龍馬石榴紅”城市民族特色品牌,實施“同運動·一家親”工程,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開展“同心共富·民族鄉村振興”工程,支持優勢農牧產業發展,積極開展“土特產”品牌推廣,發展直播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
強化新階亮點品牌。開展“同心共富新階行”專題活動3次,建立律師、稅務師、會計師“百名人才庫”,開展“百師助民企”活動4次。實施“千名好主播”培育工程和電商小鎮人才培訓,舉辦“統戰聚力·新經濟人才研修班”“凝聚新力量·筑夢新時代”等培訓16場,培訓人員800余人。實施新生代民營企業家“青動力”培養計劃,開展“名師幫帶”行動,邀請知名專家學者、優秀企業家舉辦講座8場次,惠及人員450余人。
激發共富品牌“效應”。激發助企紓困效應。持續推進“民營企業家圓桌會”、統戰部長與民營企業家“面對面”活動,通過“集中座談+實地走訪”形式,收集95家企業意見建議156個,解決困難訴求149個,助推上半年民營經濟增加值突破135.78億元。深化“同心聯動·護航龍商”行動,制定《關于服務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協作備忘錄》,送法到企300余家,線上線下開展培訓1200余人次。聯合法院、公安等部門,成功偵破“買賣、偽造證件案”等經濟案件5起,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2800余萬元。
激發金融服務效應。持續推進“同心金融速貸”行動,通過“銀行+工商聯+商會+民營企業”授信服務模式,聯合經信局、農業農村局等5個部門,與7家銀行結成金融服務聯盟,形成融資產品19種。今年上半年,全區金融機構為688家民營企業辦理貸款14.01億元。開展“同心共建”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區營商辦與區級各民主黨派、統戰團體締結友好合作關系,聘請7名黨外代表人士擔任“營商環境體驗官”。
激發惠企利企效應。出臺支持民營經濟加快發展若干措施54條,在白酒、裝備制造、醫藥健康等產業領域兌現國省市支持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1450萬元,持續發放個轉企獎補資金、現代企業制度達標企業獎勵167萬元,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提檔升級。完善“僑幫辦”服務機制,與區檢察院建立“檢僑合作”工作機制,健全僑胞、僑企維權服務臺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