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首頁 > txsc > 中新網四川

瀘縣“5+”模式抓實城市民族工作
2025年03月21日 10:27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21日電 (鄒立洋)近年來,瀘縣創新開展城市民族工作“5+”模式,扎實推進城市民族工作走深走實,取得顯著成效。

  黨建+治理,筑牢民族工作“橋頭堡”。依托各級黨委、黨組織,將民族工作深度融入基層社會治理與依法治縣大局,黨員干部擔當民族政策法規“宣傳員”、鄰里糾紛“調解員”、困難群眾“服務員”,建立重點社區民族工作小組,積極組織各族群眾共同參與社區治理,實現各族群眾與社區治理的深度融合。以黨建引領疏通民族事務治理“脈絡”,確保黨的民族政策落地生根開花,讓民族團結在法治軌道上行穩致遠。

  統戰+機制,架起民族交往“連心橋”。統戰、民宗部門積極作為,搭建起寬廣的民族工作交流平臺。深挖瀘縣“千年龍城”特色,舉辦“二月二龍抬頭”、農民大舞臺、正月十五耍龍燈等民族、民俗文化交流活動,為各民族同胞牽線搭橋,促進經濟文化交流交融。建立統戰、宣傳、民政、公安、民宗等多部門聯動的溝通協調機制,形成信息共享、問題共商、協同處置的高效工作閉環,在各民族同胞創業就業扶持、子女就學等方面,建立了順暢的運轉保障機制,拉近各族群眾距離。

  街道+創建,打造民族交融“樣板間”。深耕互嵌式社區建設,街道成為城市民族工作的主陣地、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主抓手。瀘縣玉蟾街道立足區域特色,挖掘縣城區域多民族互嵌式生活、發展內涵,打造省、市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社區、單位6個。在清溪社區開展城市民族工作標準化建設,通過基地+站點+服務隊+活動,把民族工作搬到公園、小區、舞臺等,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象化。

  社區+服務,編織民族交流“暖心網”。抓實社區這一服務各民族群眾的前沿哨所,以全方位服務傳遞溫暖。縣內各社區專設“民族服務窗口”,提供個性化引導,一站式辦理居住證、社保、醫保等業務,在全面、細致的便民服務中增進各族群眾之間的感情。精準掌握各民族困難群眾情況,關注各民族困難家庭生產生活狀況,建立工作檔案,定期上門走訪慰問,促進民族團結。建好民族文化活動室、閱覽室,為社區各族居民提供休閑娛樂的好去處,用貼心關懷讓各民族同胞安身、安心、安業,融入社區大家庭。

  學校+活動,培育民族團結“新苗芽”。學校將民族團結教育融入日常,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教活動。課堂上,生動講述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知識,厚植學生愛國情懷;體育節,蓬勃開展多彩活動,舉辦各民族特色運動會,學生身著絢麗各民族服飾走秀,領略服飾背后的文化寓意;舉辦書法展,從中華文字的內涵中,領略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精神。開展“我在涉藏地區有朋友”活動,瀘縣學生與鄉城縣通過書信,一對一結交朋友,厚植友誼之樹。孩子們從小種下民族團結的種子,成長為維護民族團結的棟梁之材,為瀘縣民族和諧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日本十八禁免费看污网站 | 亚洲专区自拍中文字幕 | 六月丁香婷婷亚洲中文字幕 | 亚洲欧洲日韩一区二区日本 |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欧美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