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5日電(吳平華)4日下午,《僰人簡史》新書發布會在四川宜賓興文縣舉行。《僰人簡史》還原了曾經在川南大地上繁衍生活的僰人生息和消亡過程,填補了僰人歷史文化系統記述的空白。

據《僰人簡史》編委會主任朱遠鵬介紹,歷史上西南大地多民族長期共存演進,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僰人便是其中之一。僰人自春秋時期便已居于川南,萬歷元年消融于興文九絲城,其間約2300余年,為目前可考的川南歷史上最古老族群。興文作為僰人重要的繁衍生息和最后“消亡”之地,兩千多年的僰人歷史文化就是興文的文化遺產,也是西南民族史和巴蜀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了解,2022年5月19日,興文縣委召開僰人文化專題討論會,提出《僰人簡史》編寫課題,成立《僰人簡史》編委會,并組建編寫專班,于同年6月13日全面啟動編寫工作。歷時18個月,《僰人簡史》最終完成出版。四川大學劉復生教授、宜賓學院屈川教授、西華大學潘殊閑教授、清華大學赫偉教授為《僰人簡史》的編寫提供指導,先后累計提出意見、建議600余條。
為了比較全面考察僰文化,編寫組沿著僰人的足跡,遠到云南省丘北縣、威寧縣、豆沙關等地,近到宜賓、瀘州相關區縣,足跡遍布云南、貴州、川南多地。查閱了《平蠻全錄》《都掌蠻》以及川南各縣老縣志等60余部史料、書籍、文獻,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僰人簡史》書稿形成后,中國人文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大年,西華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教授潘殊閑為之作序。
“我們積極開展僰人歷史文化的系統梳理研究,填補僰人歷史文化系統記述的空白,將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全面展現給世人。”朱遠鵬表示,下一步興文將圍繞《僰人簡史》加快推進《僰文化圖集》、“僰人簡史館”、“蒟醬酒館”、僰文化主題系列紀錄片拍攝等項目建設,讓僰文化不斷綻放新時代光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