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27日電 (唐倩)10月27日,2024年第九屆動畫學年會在成都舉行。該會議由中國-東盟藝術學院主辦,四川動漫研究中心、中國-東盟藝術學院影視與動畫學院、四川省動漫游協同創新中心承辦。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動畫行業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會上,動畫學者、專家齊聚一堂,圍繞“人工智能時代動畫藝術的專業教育、知識生產與文化傳播”這一主題,共同探討人工智能對動畫創作及動畫教育帶來的影響。
成都大學黨委專職副書記、教授胡秀強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年會見證了中國動畫從傳統到現代的教育轉型,以及從國漫崛起到人工智能時代的應用創新與技術跨越。他期望專家、學者在此次活動中暢所欲言,“為我國動畫學理論在人工智能時代話語體系的建構,夯實基礎,引領前行,開創我國動畫研究新局面。”
北京電影學院副校長、著名動畫人孫立軍以《重返東方審美:從水墨動畫、8K超高清數字水墨動畫到AIGC水墨畫》為題,通過四個角度進行了主題分享。他表示:“盡管東方文化對歷史和傳統保持著深厚的教意,但這并不意味相反,東方審美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吸收新的元素和思想,進行創新和發展。這種創新性使得東方藝術能夠與時俱進,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原黨委書記、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會長、中國-東盟藝術學院特聘學術院長彭吉象以《黑神話·悟空》為例,表達了對未來的展望:“作為游戲,它的制作手法卻采用了影視和動畫,很多場景運用了數字智慧。AI對整個藝術都有影響,但影響最大的,我覺得是影視和動畫。我在《影視美學》這本書里就曾提到,今后的電影很可能不是靠前期拍攝出來的,而是靠后期制作出來的。所以AIGC對我們的整個電影電視,特別是對動畫的影響非常大,動畫與AI的結合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當天,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黨委書記黃心淵,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李劍平,四川美術學院動畫學院院長周宗凱,內蒙古藝術學院副校長高鵬,北京林業大學信息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淮永健,廣州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動畫專業學科帶頭人陳瓚蔚等活躍在教學和科研創作一線的藝術家和教育家,從動畫教學模式、專業建設、人才培養、作品創作、技術賦能等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此外,本屆年會還舉行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藝術學重大項目研討會”“國家級動畫一流專業建設研討會”“青年學者論壇”等論壇,為新時代中國動畫學科發展、動畫教育數智賦能出謀劃策,為人工智能時代下中國動畫創新發展貢獻智慧。
據悉,自2016年以來,動畫學年會逐漸在國內甚至國際動畫學術界與動漫產業界樹立了較高影響力,成為國內知名的重要動畫學術活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