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首頁 > whty > 華西都市報

落下閎故里民間藝人:必須搞點新名堂
2024年12月24日 10:05 來源:華西都市報 編輯:曹惠君

  獲知“春節”申遺成功消息后,王紹強就開始盤算:作為落下閎老家的民俗文化藝術團,必須搞點新名堂。

  西漢天文學家落下閎的老家——南充閬中市橋樓鄉,場鎮上鑼鼓聲鏗鏘,落下閎民俗文化藝術團在家的十幾名演員,趁著冬至日這兩天稍微空閑,把舞草龍、趕年獸排演了一遍又一遍。

  “好久不練,動作生疏了,默契度也不夠。”作為藝術團團長的王紹強說,離農歷蛇年春節只有一個多月時間了,壓力不小。“幾個打工的還沒回來,幾個學生演員也還沒放假。”

  傳承民間春節文化

  “春節老人”家鄉成立藝術團

  橋樓鄉,距閬中城區40多公里。據考證,西漢天文學家落下閎就誕生于此,并在橋樓鄉高陽山麓觀天測地,研習天文。他遠赴長安領銜創制《太初歷》后辭官不受,晚年又歸隱家鄉。

  《太初歷》首次將二十四節氣納入中國歷法的體系之中,并確定正月初一為新一年的開始。自此,中國有了時間統一的春節。閃耀太空的一顆小行星以落下閎名字命名,他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春節老人”。

  2010年,閬中市成功申報“中國春節文化之鄉”。中國科學院、省社科院的專家學者紛紛前往“落下閎故里”橋樓鄉考察。2012年,當地成立了以傳承民間春節文化為己任的“長公文化藝術團”。“落下閎,字長公。我們就取名為‘長公文化藝術團’。”王紹強說,直到去年,藝術團才正式變更為現在的名字——落下閎民俗文化藝術團。2022年,社區籌資建起排練室,藝術團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家”。

  挖掘春節民俗,將其變成舞臺節目,成為藝術團成立之初的頭等大事。

  橋樓鄉的春節民俗和文藝活動,豐富而久遠。民歌、燈戲、舞草龍、說春、鞭春牛等,都曾是過年時最熱鬧的存在。但后來,這些表演日漸式微,甚至被網絡等取代。

  “倮倮說春”是橋樓鄉獨有的春節習俗,相傳有400多年的歷史。王玉明和王炳香叔侄倆“繼承祖業”,是目前僅有的兩名“倮倮說春”傳承人。他們的表演原汁原味,不用排練,理所當然成了藝術團成員。

  橋樓鄉曾有舞草龍的習俗。“那個時候是火把龍,把稻草扎成束,點燃后揮舞。”王紹強說,考慮安全和環保等因素,這種形式已不適合舞臺。他走訪收集,在原來舞草龍上革新,將竹編和草編有機結合,挖掘整理出“新草龍”樣式。砍竹子、劃篾條、綁框架,編織龍角、龍眼、龍舌等,扎制一個龍頭至少要一個星期。為了把草龍舞動得活靈活現,還專門請來舞龍老藝人傳授技藝。

  趕年獸,則是藝術團根據當地民間傳說“無中生有”創作的節目。表演生動展現古人在新春年獸來襲時,男女老少驅趕年獸的場景。

  如今,倮倮說春、舞草龍和趕年獸成為落下閎民俗文化藝術團的招牌節目,幾乎每年春節都在閬中古城表演,多次參加省市農民藝術節和非遺活動展演,更多次登上了央視。

  申遺成功后首個春節

  節目品質必須提升

  成立12年來,落下閎民俗文化藝術團成員人數始終維持在25人左右。除了表演趕年獸的幾名小學生來自橋樓鄉中心校,其他絕大多數是鎮上的個體戶。有賣建材的,有開小賣部的,有開餐館的,有開診所的,有駕駛農機的,甚至還有跑摩托車的……

  人手有限,團里大都是一人身兼數職、分飾多個角色。平常排練和表演節目,都是在春節“黃金期”,自家生意難免有耽誤。表演只有“象征性”的一點補助,但至今沒有一人因待遇問題而放棄退出。

  “大家就沖著一份責任。”橋樓灘社區支部書記王加常說,哪怕再難,也要把橋樓的春節民俗文化傳承下去。

  橋樓灘社區干部也是藝術團的中間力量。“一名社區副書記、兩名副主任、一名監委主任,還有兩名居民小組長,都是藝術團的演員。”王加常說,搞群眾文化,干部帶頭參與才有號召力、說服力。

  農歷蛇年春節就快到來,為了第一個“人類非遺版”春節,10多天前,橋樓灘社區和藝術團就開了動員會,歌舞節目編排也隨之展開。

  “蛇年春節,是春節申遺成功后的首個春節,我們很可能要參加古城展演,節目品質必須提升。橋樓作為落下閎故里,我們策劃了除夕夜篝火晚會、大年初一上午游街拜年和下午舞臺表演。”

  盡管還有藝術團成員在外地打工,等一段時間才能趕回來,小學生演員也要放寒假后才能加入排練,但王紹強對春節節目的準備,充滿信心。(王玉貴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謝杰)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电影不卡电影 | 天天日天天射伊人色综合久久 | 午夜精品在线直播的视频网站 | 日本迷奷系列在线播放97 | 亚洲一区精品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