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13日電 12日,由四川客聯龍潭客家文化交流中心主辦、龍潭客家老菜場承辦的“龍潭客家人趕場鬧花燈”活動在成都市龍潭街道客家老菜場“客家大舞臺”舉行。這場由政企社及無數客家文化傳承人聯袂打造的元宵文化盛宴,不僅重現了客家人三百載不輟的"上元祈福"傳統,更以文化自覺的深度覺醒,開啟了西部客家文化樞紐建設的嶄新篇章。

作為三國文化與客家文化交融的活態樣本,成都市龍潭街道以"三個世紀堅守、三十代傳承"的文化韌性,在城市化浪潮中守護著客家民系的精神原鄉。活動現場,二十四位客家繡娘執燈游街形成"文化長龍",活化演繹了"紅蛇迎春"古俗。當三聲渾厚的銅鑼在客家大舞臺響起,由成都客家民俗博物館館長邱倫闊主持的"破蒙啟智"儀式,將崇文重教的客家家訓轉化為新時代立德樹人的生動實踐。

“龍潭客家老菜場融合百年趕場文化與千年龍潭寺歷史,已成為‘活態化’的客家文化展示窗口,其獨特的文化現象已引起海內外強烈關注。傳承客家文化是守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實踐,希望四川客聯龍潭客家文化交流中心以此為契機,打造文化傳承與產業融合的典范。”四川客家海外聯誼會會長林先富在致辭中強調。
四川客聯龍潭客家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程運奇表示,未來將深耕客家文化資源,推動龍潭成為西部客家文化展示高地。“希望社會各界共同關注龍潭文化保護與傳承,守住龍潭根脈,講好客家故事,讓客家文化為城市發展注入新的亮點和持久動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