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江地處天府之國腹地,是4000多年前古蜀魚鳧王國發祥地,自古以“四河穿流、江水溫潤”而得名,素有“金溫江”的美譽。
【行政區劃與人口】全區土地面積276.14平方公里,轄6個街道辦事處、3個鎮(鎮同時掛街道辦事處牌子),95個村(社區)。2022年,溫江區登記人口118.25萬人,其中戶籍人口57.35萬人(占48.5%),流動人口60.9萬人(占51.5%)。全區戶籍人口中,男性27.94萬人(占48.7%),女性29.41萬人(占51.3%)。
【地理氣候】溫江區地處成都平原腹心,東臨成都市青羊區,南與雙流區連界,西與崇州市接壤,北與郫都區、都江堰市相連,東西寬18.5公里,南北長33公里。溫江是成都西向交通門戶樞紐,雙地鐵貫通全城,半小時直通雙流國際機場,一小時直達天府國際機場。溫江境內地勢平坦,無山無丘,平坦坡降3‰,最高海拔647.4米,最低海拔511.3米。地質構造穩定,地表為黏土,土層約厚1-3米,其下主要為礫石層,承載力20噸/平方公里以上,適宜建筑。水系屬都江堰自流灌溉水系,源于岷江內江水系,其支流江安河、楊柳河、清水河由西北向東南穿流過境。溫江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建置沿革】 溫江屬古蜀國領域,相傳為魚鳧王都。地處成都平原腹心。溫江自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建制以來,一直是川西政治、經濟、文化重鎮,歷史名人薈萃,李白、杜甫、陸游、朱熹等在此競相游歷唱和,留下了“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等名篇佳作。民國24年(1935年)起屬四川第一行政督察區,并為第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川西行署溫江行政區,為溫江行政專員公署駐地。1983年溫江地區撤銷后隸屬成都市。2002年4月撤縣設區。
【生態環境】作為全國知名的花木之鄉、國家級生態示范區,來自青藏高原的潔凈空氣與清澈河流,由溫江進入成都平原,域內四河環抱、千流縱橫,167平方公里生態大公園生機盎然,698公里生態綠道串珠成鏈,城市綠化率達47%,人與自然極致相處、都市風彩與田園風光和諧演繹的城鄉形態正加快彰顯,住在溫江,進可享都市繁華、退則擁田園靜謐的宜人生活。
【綜合實力】2022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717.1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89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260.78億元,增長4.1%;第三產業增加值432.44億元,增長2.3%。三次產業結構比為:3.3:36.4:60.3。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2%。全年財政總收入213.57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地方財政收入115.53億元,下降11.8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2.44億元,同口徑增速為5.31%。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066元,比上年增長4.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61元,比上年增長5.4%。
2022年溫江獲評全國首批、全省唯一“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區”、全省平安建設先進區、全省農村改革工作先進區,成為全省唯一連續4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區(市)縣,成功創建全國科普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