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21日電 (祝歡 王利文)觀看川劇變臉和吐火,仔細聆聽文廟的故事,感受城市更新的魅力……2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溫江文廟門口,海外華文媒體高層一行近距離觀看了川劇表演的經典項目。

當日,由中國新聞社聯合川渝兩地統戰部門和宣傳部門組織的“行走中國·2023海外華文媒體高層川渝行”參訪團走進成都市溫江區。來自美國、加拿大、比利時等21個國家的28家主流華文媒體高層來到成都市溫江文廟,感悟城市文脈傳承。

成都市溫江區是古蜀魚鳧文明發祥地,天府農耕文化主要承載地,都江堰水利工程首灌之區,因“雪山之水至此始溫”而得名,自古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素有“金溫江”的美譽。溫江文廟是成都及周邊始建時間較早的文廟之一,也是四川省保存至今較為完整的文廟之一。經過更新提質,溫江文廟所在的街區如今成了“溫江城市之心”。

走進溫江文廟,陳列的展品吸引了《德國僑報》總編輯劉貴江的注意。“文廟是一個記錄地區文化傳承的地方,溫江文廟和其他地方的文廟還不太一樣,它是把博物館融入其中。”劉貴江表示,這里蘊藏著溫江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2003年,溫江大力實施“文化名區”戰略,啟動了文廟歷史文化片區整治建設。現在的溫江文廟大成殿已變身為溫江區博物館,展館面積300平方米。

成都市溫江區將在保護文廟傳統規制的基礎上,深化發展文廟區域經濟、挖掘街巷歷史文脈、推動消費新場景有序構建等領域方面合作,共同推進城市更新提質。隨著城市有機更新的系統推進,溫江高水平打造以文廟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街區,加快建設“幸福溫江·美好之城”。
潮玩店鋪、潮流民宿、藝術工坊、特色酒店、萬春書院、社區匠人工坊……在不久的將來,一批依托文廟而生的消費新場景將嵌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溫江文廟在城市更新的步伐中擔當傳承創新歷史文脈的重任,將以“古廟新生”的姿態再度煥發新活力。
“將戲臺、咖啡、酒吧和民宿等融合在一起,民居的外墻也將做改造,可以預見整個街區將會變得非常時尚,很吸引年輕人。”美國華人網總編輯于天竹表示,新舊結合的溫江文廟街區將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據了解,溫江區沿著塑造特質、創造價值、實現空間升值的營城邏輯,不斷調整和優化策劃方案,開啟了從規劃設計、統籌機制到實施模式、配套政策的全流程探索。根據溫江文廟片區古今街巷格局、人文資源分布等實際情況,劃定了項目區域,并明確了目標定位——以“重訪行署地、尋榜文廟坊”為主題,打造西成都國潮文化街區,為溫江文廟賦予新的生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