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成都4月3日電 (記者 劉忠俊)記者4月2日從四川省地震局獲悉,四川省正加快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建設速度,國省項目863個一般站觀測數據實時傳輸至省地震預警中心,初步具備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服務能力。
據了解,四川省位于我國西南地區,地貌復雜,同時又位于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上,是一個地震大省。隨著四川經濟的快速發展,省內大型水電站等重大基礎設施不斷涌現,高速公(鐵)路、長輸管線、城市管網等生命線工程日趨密集、復雜。一旦發生強烈地震未能及時預警,不僅危及工程本身安全,而且還可能產生極為嚴重的次生災害和難以估量的間接經濟損失,影響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
“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建設包括臺站觀測系統、數據處理系統、信息服務系統、通信網絡系統、技術支持與保障系統五部分。”四川省地震局工作人員介紹稱,臺站觀測系統是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的基礎,實時監測地震后地面運動的速度和加速度,觀測數據實時傳輸至數據處理系統。臺站觀測系統包括基準站、基本站、一般站。
成都市青羊區光華村,工作人員正抓緊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第208個國家基本站建設,該站是市區為數不多的臺站觀測系統之一。2016年開始,中央、省級財政先后投入近2.23億元人民幣,加快四川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之基礎建設——臺站觀測系統,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國家項目基準站153個、基本站207個、一般站727個土建任務;建成省項目基準站29個,基本站56個,一般站136個。完成設備安裝集成臺站215個,數據聯通運行臺站95個,國省項目863個一般站觀測數據實時傳輸至省地震預警中心。初步具備全省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服務能力。
四川省地震局介紹,按預警項目設計,四川需建設國家級和省級臺站共計1419個,為確保臺站觀測數據準確,基準站基本建在遠離人類聚集區的低環境噪聲基巖場地或井下。“野外勘選地址最怕下雨,一次在勘選站址時遇到大雨,大家只能在泥濘中冒著大雨完成勘選任務。”勘選地址的四川地震臺工程師稱,建甘孜州九龍縣乃渠鄉地震預警基準臺時,因土質是石英砂巖構成,大型機械無法前往,施工人員只能用傳統手持工具進行施工。
據悉,預計2021年6月,四川省內國家級和省級各類別地震臺站觀測系統共計1419個將全面正常運行,實時傳輸地震監測數據,為地震預警提供更多更詳實的數據支撐,有效提升四川抵御地震災害綜合防范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