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8月6日電 記者6日獲悉,四川省委、省政府日前印發《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明確了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長效機制、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機制、接續推動脫貧地區發展、匯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強大合力等4個方面21項重點工作任務。
《實施意見》提出,在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設立5年過渡期,到2025年,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鄉村振興全面推進并取得重要進展,脫貧地區經濟活力和發展后勁明顯增強,農村低收入人口分類幫扶長效機制逐步完善,脫貧地區農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農民平均水平。
在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長效機制方面,《實施意見》指出,要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完善防止返貧大數據監測平臺,將脫貧縣、脫貧村、脫貧人口作為主要監測對象,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戶等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定期監測其收入支出狀況、“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狀況,合理確定監測標準。強化各行業部門數據比對和信息共享,依托全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大數據平臺進行定期篩查。
《實施意見》還提出,要提升教育保障水平、農村醫療保障待遇水平、基本住房安全保障水平、農村供水保障水平,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加強扶貧項目資產管理和監督,完善后續扶持政策體系,加強產業培育和就業扶持,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改進安置區社區治理,盤活資產資源,持續鞏固易地搬遷脫貧成果,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有序推進掉邊掉角農戶搬遷和幫扶工作。
《實施意見》指出,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幫扶機制,健全鄉村振興領導體制和工作體系,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加快推進脫貧地區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奠定堅實基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