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中風險地區清零 人口超2000萬的成都如何控制本土疫情?
中新社成都8月12日電 (記者 王鵬)12日21時,隨著成都市高新區石羊街道美洲花園68棟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成都中風險地區全部清零,標志著成都本輪新冠肺炎疫情宣告結束,城市運行和生產生活全面恢復正常。這座常住人口超2000萬的超大城市,如何在14天內控制住本土疫情?
7月27日下午,隨著前往四川省人民醫院就醫的成都“一家三口”核酸檢測呈陽性,成都再次打響疫情“防控戰”。截至7月28日18時,成都累計新增5例確診患者、1例無癥狀感染者,此后再無新增。
溯源、核酸檢測、流調、鎖定重點人群、管控重點區域……疫情發生后,整個成都的防控體系快速運轉了起來。“所有前線信息都迅速匯集到了成都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揮部。”成都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指揮部設有疫情防控、醫療救治、監督督查、應急保障、交通運輸等13個工作組,在此架構下,一條完善的“信息歸結—派發—排查—分類處置—結果上報”機制有序運轉。
疫情發生后,成都根據疫情形勢及流行病學調查情況,實行封閉區、封控區、風險區周邊區域、其他區域“四圈層”管理,具體區域在7月28日凌晨就被快速劃定。
精準,成為此次成都疫情防控的一大亮點。在“四圈層”管理中,成都對不同圈層實行不同的防疫手段,進行次數不等的核酸檢測,將疫情鎖在了一個小區甚至一棟住宅樓內。與此同時,各個圈層的生活保障也同步啟動。
成都市青羊區社治委工作人員李德全告訴記者,這14天里,在青羊區相關區域內,居民可通過手機在網上訂購自己需要的物品,由外賣小哥送到志愿服務站,然后由服務站志愿者送到小區志愿者手上,最后小區志愿者再送到居民手上,對于無法用手機下單的特殊人群,社區還安排了志愿者一對一服務。
記者此前在天府二街區域也看到,為了讓市民第一時間吃上新鮮蔬菜,點對點的配送車全部為冷鏈運輸車。當地公安、衛健、社區等部門機構也安排人員不間斷在封閉區、封控區以及風險區工作,提供24小時保障。
“疫情防控不能全靠應急,必須未雨綢繆。”成都市社治委常務副主任薛敏介紹,當前成都市常態化組建了6465支社區應急響應隊伍,分設人員排查、秩序維持、服務管理、環境維護、應急支援、物資保障6個工作組,確保緊急情況下社區有力量、防控跟得上。
“本次疫情溯源結果明確,5名確診病例為張家界返蓉人員,因當地發生聚集性疫情而感染,1名無癥狀感染者因暴露于被輸入病例污染的環境引發感染。”成都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12日介紹,據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測序和比對,此次病毒為德爾塔變異病毒毒株,與近期南京疫情病毒同源,所有病例均為“輕型”或“普通型”,未出現重癥病例。
此次成都疫情中,處于封閉區的普通人故事引發了許多關注。居住在天府二街封控區的“80后”成都市民于洋被整座城市上下團結一致、堅守抗疫感動,和鄰居們一起自發創作,將疫情下的隔離生活改編成了《天府二街走九遍》:“天府二街走九遍,穿過陌生人潮搜尋你的臉,有人堅守崗位,有人不辭疲憊……”
“我想鼓勵那些和我們一樣因為疫情而限制出行的同胞,同時表達對隔離的無奈,對疫情好轉的期待,對所有工作人員的致敬以及對我們國家的信念。”11日下午,天府二街正式解封,走出封閉區的于洋被媒體圍堵。他說,解除隔離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朋友們一起吃火鍋,“已經約好了,火鍋檔期很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