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謝振華視頻講話。 張浪 攝
中新網成都9月7日電 (記者 賀劭清)以“數字助力,綠色發展”為主題的首屆中國數字碳中和高峰論壇7日在成都舉行。
此次論壇由國家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導,國家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等主辦。論壇期間,多位環保、信息技術領域的專家院士、政府官員、行業代表圍繞如何有效利用數字化手段助推碳達峰、碳中和展開研討。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謝振華在視頻講話中表示,雖然中國綠色低碳轉型取得顯著成效,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要避免未來高位達峰、高碳鎖定,數字助力不可或缺。中國應在廣泛推動大數據、互聯網應用的同時,著力解決大數據中心自身能耗問題,積極引導“互聯網+”綠色生活,大力推動智慧城市建設。

論壇現場 張浪 攝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看來,5G因為工作頻段高,基站總數多,總耗能約在4G的4至9倍左右。因為網絡話務量往往存在明顯的潮汐效應,忙與閑時達到4倍的差距,未來可采用AI技術來精準預測網絡業務與網絡無線資源,智能關閉小區、扇區、波束,降低發射功率,在覆蓋范圍不變的情況下,節約15%至25%的基站電力消耗。
事實上,降低5G能耗,中國多方已開始積極行動。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共享5G頻率資源合建5G接入網,與各自單獨建網相比,5G基站總數將減少20%~30%。華為聯合上海移動,現網實測5G單模站點日均節能比例24.83%。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建議,利用數字化手段助推碳中和,可建立符合MRV要求的溫室氣體排放清單,運用大數據支撐減污降碳協同管理,建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控制體系、個人二氧化碳排放信用體系。
論壇期間,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數字碳中和專項基金正式啟動籌備工作。百家機構企業共同發布了《數字空間綠色低碳行動倡議書》。
據了解,本屆論壇還將舉辦數字技術賦能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數字經濟驅動低碳轉型新跨越、數字生活引領綠色低碳新風尚三場平行論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