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熊貓國家公園眉山片區瓦屋山區域埋設界樁現場。 洪雅縣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成都10月13日電 (記者 劉忠俊)記者13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眉山管理分局獲悉,512平方公里的洪雅縣瓦屋山區域有13只大熊貓。
據了解,大熊貓國家公園眉山片區(下稱:眉山片區)位于“華西雨屏”區,是生物多樣性關鍵區域的組成部分,是全國劃定的50個重要生態功能區(岷山-邛崍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區)之一,是四川省劃定的13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眉山片區涉及洪雅縣瓦屋山區域的三鎮八村(社區),幅員面積約51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保護區332.36平方公里,一般控制區179.49平方公里,保護區內共有野生大熊貓13只。
眉山市洪雅縣境內有野生植物2278種、大型真菌69種、陸生野生(脊椎)動物469種、淡水水生野生保護動物63種、已鑒定的昆蟲415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91種,其中包括大熊貓、牛羚、黑頸鶴等國家I級重點保護動物17種,獼猴、豹、黃喉貂等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74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77種,其中紅豆杉、南方紅豆杉、銀杏、珙桐等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4種,桫欏、巴山榧樹、連香樹、水青樹等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73種。
2019年6月,眉山片區在四川省率先啟動大熊貓國家公園確界定標試點工作,200余公里邊界及功能區共埋設界碑界樁361個,其中,“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1號碑”落戶瓦屋山區域。與此同時,聯合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大相嶺自然保護區開展野生大熊貓生境調查4次,形成本地調查報告2份,掌握了大熊貓重點活動區域等,為科學監測和保護大熊貓提供重要數據支撐。
近年來,眉山積極修復大熊貓棲息地,恢復大熊貓生存環境,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先后開展20次執法行動,打擊亂砍濫伐、亂捕濫獵、違規打筍、違規建設等破壞自然資源環境行為,與瓦屋山區域7個村(社區)簽訂大熊貓國家公園集體所有自然資源合作保護協議,明確了甲乙雙方責任和義務。”大熊貓國家公園眉山管理分局副局長李國華稱,通過一系列措施,有力推動了大熊貓棲息地整體保護和系統修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