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10月21日電 (單鵬)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20日發布。作為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綱領性文件,《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和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的戰略定位,川渝兩地未來發展的輪廓已清晰可見。
談及《規劃綱要》,四川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重大決策部署是四川迎來的新戰略機遇,有利于完善基礎設施新布局,推動一批期盼多年、奠基長遠的重大項目落實;塑造區域發展新格局,帶動區域全面提升、整體跨越;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協同重慶統籌承接產業轉移、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形成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邁入綠色發展新階段,筑牢長江和黃河上游生態屏障。“切實把《規劃綱要》轉化為四川方案、四川行動、四川舉措,扎實推動各項重點任務落地落實。”
據了解,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打造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的重大決策部署。一年多來,川渝兩地協同發展提速,譬如在交通方面,成渝客專完成提質改造,成都、重慶實現一小時互通,成渝中線高鐵可研獲批,川渝省際高速公路通道達13條、在建6條;在現代產業體系領域,川渝兩地在汽車、電子信息、農業、文旅等領域加快協同;兩地攜手創新,共同發起設立總規模5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雙城經濟圈科創母基金,圍繞人工智能、大健康等聯合實施15個重點技術研發項目;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兩地聯合開展川渝跨界河流污水偷排直排亂排專項整治行動,深入推進大氣環境污染聯防聯控,在全國率先建立危險廢物跨省市轉移“白名單”制度。
截至目前,川渝兩地已協同推進20個重點規劃或方案編制,規劃建設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等10個合作功能平臺。滾動實施川渝合作共建重大項目67個,總投資1.57萬億元,截至9月底已開工64個、累計完成投資1866.8億元。
未來,四川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點工作有哪些?這位負責人表示,四川將協同融入新發展格局,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共同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共建支撐國內循環的區域大市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開放大平臺,同時還將協同深化重點領域合作、推進重大事項突破、完善工作機制。
“正因為有新發展格局,成渝地區才有了更準確地發展定位。”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首席執行官、首席戰略顧問湯繼強接受采訪時表示,成渝地區人口眾多、資源豐富,是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推動內循環的重要力量,成為國內發展的最大回旋空間。
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宏觀經濟組副組長、西南財經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研究院院長丁任重認為,《規劃綱要》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了詳細、明確的行動指南,“廣袤的中國西部需要一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和發展動力源,這事關中國經濟發展可持續性。未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將與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一道,共同支撐21世紀中國經濟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