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發布會現場!∑疴曟 攝
中新網成都11月25日電(起鈺婷)“根據預測預報顯示,預計11月下旬至12月底,四川盆地還有較為明顯的區域性污染過程!25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舉辦新聞發布會,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趙樂晨在會上表示,對此,四川將強化科技支撐,充分利用衛星遙感、大數據平臺等,提升重點區域、時段走航監測效率。
據悉,今年1月1日至10月31日,四川省細顆粒物(PM2.5)濃度28.7微克每立方米,較三年均值(國家以2018年至2020年三年平均值做為考核基數)下降6.8%。優良天數率90.3%,較三年均值提升0.2%。
“秋冬季是大氣污染防治的關鍵時期!壁w樂晨介紹,今年四川省大氣污染防治攻堅的總體考慮,是以降低PM2.5濃度、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為主要目標,強化區域聯防聯控聯治。
在夯實應急管理基礎方面,四川開展全省大氣污染源清單和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更新工作,逐市開展審核。將全省1.57萬家企業(涉及生產線或生產工序)納入應急減排清單管理,黃色、橙色、紅色預警啟動后,整體減排比例分別可達10%、20%、30%以上。開展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績效分級,實行差異化管控,推動建立一批綠色標桿企業,在全省51家B級企業的基礎上,新增100多家。
今年11月11日至11月16日,四川受盆地地形和“拉尼娜”影響,污染物擴散條件變差,出現今冬首次區域污染過程,16個城市出現53天污染,其中自貢重度污染1天、成都中度污染3天,德陽、自貢中度污染各1天,其余47天為輕度污染。
針對本輪污染過程,四川省提前發布預警,打好減排提前量。11月5日,省污防辦提前向11個城市發出預警函,11月11日,向9個城市發出預警升級函。16市先后啟動了黃色、橙色預警,為地方有效開展應對工作提供了時間準備。
本輪污染防治工作中,各地加強聯動,應急管控削峰、延時、搶增優良天起到一定效果。據專家評測,各市實測PM2.5濃度較預測預報下降5.9%至11.3%,連片污染形成整體推遲3天,實際出現污染天減少了21天,其中重度、中度污染分別減少3天、6天,較2016年類似過程減少了20天。
趙樂晨表示,為持續鞏固四川省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工作成果,下一步,四川省將加強幫扶執法,抓措施落實。繼續常態化實施攻堅幫扶,對重點城市派駐工作組;繼續常態化開展“四不兩直”暗查暗訪和執法檢查,對重點排污單位實施駐廠監督,督促企業嚴格落實應急響應措施。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嚴查違法違規行為,公開曝光典型案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