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4月9日電 題:“歸巢燕”銜回“新枝丫” 四川村莊書寫發展的“青年密碼”
記者 岳依桐
車前草、金錢草、龍膽草……約1200平方米的倉庫內,存放著近600個品種的各類中藥材。今年33歲的四川天府新區三星鎮南新村村民龍王正舉著手機,對準新收購的陳皮錄制視頻,準備上傳至短視頻平臺。“一方面可以展現我們產品的質量,另一方面還可以面向大眾科普中藥材知識。”皮膚黝黑,看起來精明能干的龍王如是說。

正在晾曬云崖兔的黃小斌。 王磊 攝
售賣中藥材是龍王的家族生意,2008年職高畢業后,他沒有去大城市打拼,反而選擇回到家鄉發展。龍王告訴記者,這一選擇源于自己對村莊環境和中藥產業發展前景的看好,也方便照顧彼時身體不太好的父親。

黃小斌的公司一天要為周邊餐館提供約1500只云崖兔。 王磊 攝
回村后,龍王充分利用互聯網帶來的利好,通過朋友圈、短視頻平臺等宣傳推廣自家產品。“父輩們都是用老方法做生意,在信息社會難免遇到瓶頸。”龍王說,14年來,自家生意規模不斷擴大,如今年產值約200萬元。“未來我計劃在村里建一個中藥材展覽館,向更多人普及中藥材知識,也為更多返鄉的村民提供發展機會。”
實際上,近10年來,幅員面積4.9平方公里的南新村,迎來越來越多像龍王一樣飛回的“歸巢燕”,這些青年返鄉創業、就業者,為鄉村發展帶回新的思路,賦予新的能量。他們不再是大城市快速發展節奏中的一顆顆“螺絲釘”,而成為鄉村振興進程中的一個個關鍵“齒輪”。

龍王(右)正在拍攝中藥材宣傳視頻。 王磊 攝
南新村黨委書記李軍介紹,目前,村莊常住人口約7000人,僅有30余人在省外務工,去年村人均收入超過37000元。“近年來,返鄉創業、就業的村民數量正不斷增加。尤其是返鄉的年輕人群,為村莊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
寬敞平坦的柏油馬路聯通一棟棟紅頂黃墻的小洋樓,四周溪流清澈,樹木蔥郁。位于村道旁的云崖兔餐廳是村民們聚餐常去的地方,餐廳老板黃小斌作為村里返鄉創業年輕群體的典型代表之一,也為大家所熟識。

美麗的南新村。 王磊 攝
今年35歲的黃小斌于2011年退伍后,選擇返鄉創業。他利用當地特產云崖兔的知名度,創辦了成都云崖食品有限公司和餐廳,在成就個人事業的同時,也為推動云崖兔產業發展貢獻了力量。如今,黃小斌的公司每天要為周邊兔肉餐館提供約1500只云崖兔,旗下產業年產值達800萬元,還帶動近20位村民就業增收。
“現在村莊環境漂亮又舒適,發展空間也越來越廣闊,好多年輕人都回來了。”黃小斌感慨道,自己剛回村創業時,得到了村委會的大力支持和幫助,還有創業補助。“這種良好的大環境很有吸引力,回鄉創業不僅能更好地陪伴家人,還能在‘家門口’掙錢,最重要的是,能回報家鄉。”

龍王(右)正在翻動晾曬的中藥材。 王磊 攝
在南新村的雙創中心內,兩個新建成的直播間正等待主播入駐,“云端”推介云崖兔等當地特產。李軍告訴記者,在青年返鄉者為村莊發展“輸血”的同時,村莊也正在大力打造、完善“線上+線下”產業鏈條,以期為他們提供更多符合時代特征的機遇和平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