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會現場。通威集團供圖
中新網成都4月22日電 (祝歡)“近年來,川魚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產品基本實現自給,科技興漁成果豐碩,取得科技成果30余項。”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徐芝文22日在2022第六屆中國水產科技大會上致辭時指出,四川素有“天府之國”“千河之省”美譽,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和優越的發展條件。
當日,2022第六屆中國水產科技大會在成都舉行。此次大會以“科技興漁 創新驅動 綠色引領”為主題,旨在探索行業創新發展之路,凝聚行業共識,為現在和未來的養殖業轉型提供有效支撐,把經驗管理能力整合到鄉村振興,為促進我國早日建成現代化漁業強國、助力國家鄉村振興不斷貢獻智慧和力量。
“通威正大力推廣的‘漁光一體’模式,推動了生態漁業和光伏產業融合發展,實現了‘水下產出安全水產品,水上輸出清潔電力’,有效兼顧了漁業養殖和清潔能源生產,實現了國土資源的高效復合利用。”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副會長、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在大會現場表示,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通過“漁光一體”模式成片的開發,將有力推動鄉村實現整體轉型升級,有效解決“三農”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水產生物技術首席科學家陳松林以《魚類新品種選育技術革新與綠色發展》為題的主題演講。陳松林從魚類養殖現狀與存在的問題、魚類新品種培育進展與挑戰、魚類育種基礎研究最近進展等方面分享了高新技術在魚類良種培育及魚類養殖業中的應用,展望未來水產種業發展趨勢,為養殖業綠色發展提供良種保障和技術支撐。
大會現場,10位專家通過現場和視頻形式進行了主題演講,圍繞魚類、對蝦良種選育與綠色養殖展開精彩分享,為新時期水產種業振興、水產養殖健康發展獻計獻策。此外,大會現場還舉行了以《探索中國水產行業創新之路》為主題的圓桌對話。
據了解,此次大會還特設中國水產行業新科技新成果推介會、通威第二屆微藻食品分論壇等。據悉,根據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求,此次大會除組織線下會議外,還同步采取線上直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