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中醫大黨委書記劉毅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 安源 攝
中新網成都5月28日電 (記者 賀劭清 安源)四川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成都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劉毅28日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未來成都中醫藥大學將建設川產道地藥材品質保障與產業化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重點開展川產道地藥材栽培品種從種子種苗到飲片加工全流程高品質保障關鍵技術攻關,珍稀品種的半人工撫育關鍵技術攻關,實現川產道地藥材大品種產業化關鍵技術攻關與產教研融合轉化。
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27日在成都開幕。王曉暉代表中共四川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報告提出,四川將實施中醫藥強省建設行動,推進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建設。
據了解,四川道地藥材占全國的40%,產量占全國的50%以上,全國重點普查的430種常用中藥材,四川有383種,居全國第一位。藥材蘊藏量、中藥飲片均居全國第一位。2021年12月31日,四川獲批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成為全國首批也是西部唯一入選的省(區、市)。如何發揮科研優勢,提高川產道地藥材品質和效益,高質量發展川藥,既是四川鄉村振興的關鍵,也是西部鄉村振興的共同點。

成都中醫大黨委書記劉毅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 安源 攝
作為新中國最早建立的四所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成都中醫藥大學建設有全球最大的中藥種質資源庫。“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建設,是四川中醫藥行業發展進入高質量的新階段。”劉毅表示,成都中醫藥大學將進一步發揮中藥學科研優勢,深耕川產道地藥材的全產業鏈研究,提升四川中藥全產業鏈的整體水平。并強化產教融合,與彭州市政府深度合作,圍繞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產教融合示范城(成都),依托學校新成立的現代中藥產業學院,建設川產道地藥材品質保障與產業化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
劉毅表示,未來成都中醫藥大學將依托該校國家中藥種質資源庫和國家重點實驗室,重點突破中藥種質資源的短板并進行轉化推廣,推動四川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此外,成都中醫藥大學還將重點實施川產道地藥材標準化體系建設推廣,逐步實現重點川產標準化生產,有力推動“川藥”品牌建設,實現質量效益雙提升,為四川乃至西部開出中藥材振興的“良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