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騰盾雙尾蝎無人機掛載光電偵察吊艙、空中基站設備在震中區域提供通信保障等。 四川應急供圖
中新網成都9月10日電 (記者 劉忠俊)記者10日從四川省應急管理廳獲悉,瀘定6.8級地震發生后,該廳迅速統籌大型高空全網通信無人機、翼龍大型固定翼應急通信無人機等科技產品投入“實戰”,為前后方指揮部“第一時間研判、決策、救援”提供了一手信息支撐,有力保障了指揮決策精準科學各方力量協同高效救援。
9月5日12時52分,四川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地震發生后,磨西鎮、燕子溝鎮通信中斷,得妥鎮山體滑坡、房屋受損較嚴重,冷磧鎮道路中斷,部分村莊更是因通信、道路中斷……

工作人員正在調試CW-15無人機。 四川應急供圖
隨著一個個“孤島”的不斷涌現,四川省通信管理局、省應急管理廳緊急調度“大型高空全網應急通信無人機”赴受災區域,為災區人民架起了“生命線”。
9月5日17時,騰盾雙尾蝎無人機掛載光電偵察吊艙、空中基站設備在機場起飛,1小時40分鐘后無人機飛抵震中區域上空。隨后,搶險救災指揮和受災群眾手機通信陸續恢復,當地居民先后收到了實時語音和短信服務,為搶險救災指揮和受災群眾提供通信保障服務。

四川瀘定縣得妥鄉震區影像專題圖。 四川應急供圖
在應急管理部協調下,翼龍-2H無人機先后三次緊急飛赴震中,開展偵察和應急通信保障任務。飛赴雅安石棉王崗坪,恢復了雅安指揮中心與王崗坪鄉的通信,先后完成通信保障、災情偵察等任務,為科學、及時部署抗震救災工作提供了支撐。
此外,四川省安科院按照統一部署,于震后8分鐘生成了《甘孜州“9·5”瀘定縣6.8級地震快速評估簡報》,迅速上報至省抗震救災指揮部,為指揮部精準制定救援策略提供輔助支撐。震后20分鐘,第一批次前方工作組攜帶D2000無人飛行平臺、D1000無人機趕赴現場。先后完成了磨西鎮VR全景影像制作、磨西鎮的災后無人機影像圖、得妥鎮的災后無人機影像圖以及磨西鎮道路中斷場所的VR全景影像,實現現場災害分析和救援力量調度同步。

瀘定6.8級地震震后磨西鎮無人機影像圖。 四川應急供圖
據了解,四川省應急管理廳還協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及時啟動合作機制,調度13名應急力量,分前方、后方工作組開展測繪任務。震后2小時制作完成抗震救災應急指揮工作用圖、瀘定縣及各鄉鎮影像地圖12幅,為指揮部第一時間有效抗擊震情、核實災情提供了信息保證。
9月6日,彩虹-4無人機從自貢起飛,成功獲取震后首批高分辨率可見光和雷達影像,為指揮救援提供技術支撐,實現了災情立體化、可視性反映。

四川省測繪局飛馬V100無人機準備起飛。 四川應急供圖
與此同時,縱橫大鵬CW-15測繪無人機還系統完成了震中磨西鎮的數字正射影像圖,獲取了震中瀘定縣磨西鎮數字正射影像、視頻實時數據。“相機拍攝受災區域高清數字影像,迅速拼接出正射影像圖,及時了解了情況。”抗震救災指揮部相關人員稱,CW-15測繪無人機飛行60分鐘,拍攝照片300多張,成功完成指定區域7平方公里1:1000正射影像圖采集工作,助力了此次瀘定地震的救災搶險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