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飛巡城。(資料圖) 閬中市文化和旅游局 供圖
中新網南充10月26日電 (祝歡)大紅燈籠、二十四節氣元素、渾天儀……25日晚,在位于四川省閬中市的落下閎劇院內,春節文化氣息濃厚。該劇院內的工人正在加緊施工,進行最后的收尾工作。
“落下閎劇院建筑面積約2.6萬平方米,以落下閎春節文化為主題,按照喜慶祥和、簡潔大方的風格設計。建成后,落下閎劇院將為閬中市民提供一個良好的娛樂和休閑的環境,成為集‘商演+文化’動態的現代文旅網紅打卡地。”落下閎劇院施工方項目經理劉忠躍表示,該劇院預計將于11月中旬正式開始演出。

落下閎劇院內正在進行收尾工作。 祝歡 攝
據了解,春節的來由源于西漢天文學家、閬中人落下閎制定了中國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記載的歷法——《太初歷》,確立正月初一為一歲之首,春節也成為中國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由此孕育了綿延千年的華夏春節文明。
與落下閎劇院相望的落下閎廣場也正在加快施工。如今,閬中還建有春節文化主題公園,園外設有年街,園內以春節文化為軸,分布漢闕大門、春節文化廣場、落下閎紀念廣場、十二生肖大道、春節文化館等。
“閬中市依托古城多元特色文化,重點突出以西漢閬中籍天文學家落下閎恒定春節的歷史史實,打造‘春節發源地·閬中天下稀’品牌,先后出版了一批研究春節文化及地域文化的系列叢書及音像資料,這些書籍及音像作品較為完整地記錄了閬中春節習俗,傳承了春節文化。”閬中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鄭春華表示,近年來,閬中市加快推進了春節文化主題公園、落下閎紀念園、中華傳統文化博覽城等景區景點項目的實施,為游客來閬中體驗春節文化,打好了硬件基礎。
亮花鞋、舞草龍、游百病……閬中至今仍保留著濃厚的春節文化習俗,在傳承春節和保護春節文化資源上具有典型意義,被中國民協確定為春節文化發源地。“中國春節文化之鄉”閬中正以其獨特的民風民俗,吸引著海內外游客。

閬中古城內的民俗表演。(資料圖) 閬中市文化和旅游局 供圖
不僅如此,閬中還是三國文化旅游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閬中的漢桓侯祠是為紀念三國時蜀漢名將張飛而建。據了解,張飛曾為巴西(今四川閬中)太守,領軍駐守閬中七年。張飛死后謚為桓侯,葬于閬中,鄉人慕其忠勇,于其墓前建闕立廟,以禮祀之。
“近年來,閬中市著力做強核心坐標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桓侯祠。”鄭春華表示,閬中是三國文化旅游資源富集地,現已形成漢桓侯祠、三國歷史文化街區、三國文化產業園、張飛巡城、張飛牛肉等全產業文化旅游鏈,文化影響和發展勢頭良好。
閬中在保護和傳承三國文化、春節文化上取得的成果是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積極保護和傳承千年文化的一個縮影。如今,閬中正擦亮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世界千年古縣、中國春節文化之鄉、首批天府旅游名縣等金字招牌,千年古城正散發獨特魅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