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1日電 第二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下稱鏈博會)日前在北京閉幕。本屆鏈博會線上線下觀眾人數超過20萬人次,其中線下觀眾超過16萬人次,部委和省市代表團、境外代表團均超過100個,涉及69個國家、地區、國際組織的620家中外企業和機構參展,境外參展商占比32%。據不完全統計,本屆鏈博會共簽署合作協議、意向協議210多項,涉及金額1520多億元。
作為全球首個以供應鏈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鏈博會致力于促進上中下游銜接、大中小企業融通、產學研用協同、中外企業互動,放大貿易促進、投資合作、創新集聚、學習交流平臺作用,幫助各國企業更好地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本屆鏈博會,四川省貿促會組織73家企業走上這一全球舞臺,積極擁抱全球市場,“鏈”出開放合作新機遇。
展示“鏈”接世界的硬實力
四川是全國為數不多布局全部41個工業大類、31個制造業大類的省份,擁有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輕紡、能源化工、先進材料和醫藥健康六大支柱產業。近年來,四川持續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構建具有四川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參與本屆鏈博會的四川企業,展示了四川制造業的“硬實力”。參展企業之中,既有東方電氣、五糧液這樣的央國企產業鏈龍頭,又有渠心科技這樣的全國民營企業五百強,還有福華通達這樣的單品銷量冠軍。四川企業在各條產業鏈上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構成了四川“鏈”接世界的底氣。
在鏈博會“清潔能源鏈”展區,總部位于四川的清潔能源龍頭企業東方電氣集團,全面展示“四川造”新質生產力的標志成果:標志著中國自主重型燃氣輪機領域從“0到1”突破的F級50兆瓦重型燃氣輪機,中國重大工程“華龍一號”的核電汽輪發電機組,自主研制的全球首臺單機容量最大26兆瓦級海上風電機組……

在鏈博會“綠色農業鏈”展區,白酒龍頭企業五糧液深度參與,分享生態產業鏈的體系建設與實踐經驗。在五糧液展臺,一面巨型曲面LED屏猶如一道優雅的跨海橋梁,巧妙地將五糧液的綠色全產業鏈故事以藝術的形式生動呈現,講述了五糧液“從一粒種子到一滴美酒”的全產業鏈一體化質量管理模式。現場吸引了不少與會嘉賓打卡留影,為海外朋友了解中國白酒產業與文化打開了新窗口。
火鍋產業是川渝兩地的特色產業之一。如今,越來越多來自川渝的火鍋品牌積極布局海外市場。本屆鏈博會專門設置了綠色農業鏈川渝火鍋產業供應鏈展區,吸引了70余家川渝企業參展,集中展示火鍋產業鏈上游的調料、食材,中游的底料、品牌和配套產品,以及下游將餐廚廢油轉化為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的先進技術和服務。
“一塊看似普通的火鍋牛油,其實‘藏’著許多專利。”張兵兵火鍋牛油應用研發經理文永強接受采訪時介紹,這家位于四川廣漢的火鍋牛油企業,牛油銷量長期位居全國第一,這離不開企業對牛油持續的研發投入,“例如,為了讓火鍋牛油更安全營養、風味更好,我們將一款牛油從傳統的‘三段式煉制’升級到‘五段式煉制’,其中我們運用了‘生物剪刀’技術,也就是用生物酶把牛油分子‘剪’得更小,這能夠增加牛油對食材的吸附力,肉香感會更強。”
在全球航空業脫碳趨勢與可持續航空燃料市場不斷擴大的背景下,火鍋產生的廢棄油脂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鏈博會現場,四川利興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在現場展示了火鍋廚余垃圾如何轉化為工業毛油、乙醇等工業原料。該公司市場部經理余潤滔表示,廚余垃圾“變廢為寶”,需經歷滅菌、發酵、三相分離等多個復雜步驟,該過程轉化出的工業毛油可作為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乙醇可用作乙醇汽油的原料,益生菌體蛋白粉能夠用于漁業及養殖業,“我們期待在鏈博會找到更多合作伙伴,助力火鍋產業新發展。”
參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合作
鏈博會期間,四川企業不斷拓寬全球供應鏈“朋友圈”。“本屆鏈博會是東方電氣集團首次以集團名義來參加,我們把最尖端的設備帶到展臺,包括燃氣輪機模型、氫能模型、水電模型以及新能源太陽能儲能業務模型。”東方電氣相關負責人表示,東方電氣的設備吸引了來自包括泰國、英國、愛爾蘭、盧森堡等十多個國家的客戶前來洽談,取得不錯的效果和反響。
斯洛伐克駐華大使也率團來到東方電氣展臺,尋求水電開發領域的合作機會。“大使先生告訴我們,斯洛伐克水電資源豐富,但歐洲企業水電開發成本較高、工期較長。”上述負責人說,“大使先生對我們公司有過一些了解,經過這次參觀,他加深了對東方電氣水電裝備的印象。”
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帶動了充電樁賽道蓬勃發展。四川沃輪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光儲充換電方案和設備研發生產的“專精特新”企業,其產品已出口全球30余個國家和地區。今年該公司在鏈博會“智能汽車鏈”參展。這幾天,該公司副總經理楊益在展臺接洽了來自五大洲的新能源潛在客戶20余組。

“一位美國客戶與我們談了兩次,他計劃根據自己的項目特點進行高爾夫球車的光充儲產品定制計劃;墨西哥和埃及客戶希望找到礦卡類充電產品;另一位中東客戶希望我們有機會到當地考察新能源發展。”楊益說,通過鏈博會,企業不僅加強了與供應鏈伙伴的溝通,也收獲了更多精準的客戶和渠道。
火鍋產業鏈合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德陽市火鍋產業協會會長,廣漢市邁德樂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禮學表示,此次鏈博會吸引了許多海內外客商前來選購產品。“我們對于火鍋的未來充滿信心和期待。因為火鍋是一個全球80億人的消費市場,而且火鍋越來越朝安全、營養、美味、健康這個方向發展。火鍋產業對供應鏈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把產品做到更加營養、美味、健康。”
“鏈博會給了中江掛面向全球合作伙伴展示的機會。現場反響很好,前來試吃的客戶和觀眾都非常滿意。”中江表妹手工空心掛面有限公司事業部負責人況辰介紹說,此次鏈博會該公司主要展示按非遺工藝加工的“5518”中江手工掛面,“掛面是火鍋的搭配食材,我們希望借托于鏈博會平臺,把中江手工掛面‘5518’推廣出去。”
特色產業吸引合作目光
火鍋亦可“鏈”動世界。作為本屆鏈博會的專題活動,由四川省貿促會和重慶市貿促會共同舉辦的中國(川渝)火鍋產業國際推廣大會聚焦火鍋產業的國際化合作,嘗試將更多來自全球的優質材料、優質調料和食材裝進川渝火鍋的“大拼盤”,用全球產品激發中國火鍋新味道。
“巴基斯坦能種出全世界最優秀的紅辣椒。”會上,巴基斯坦駐華大使哈什米自豪地推薦起巴基斯坦的辣椒。幾年前,在中國企業幫助下,多個辣椒種植基地在巴基斯坦建立。今年1月,中巴經濟走廊農業合作項目首批進口干辣椒運抵四川內江,“如今巴基斯坦辣椒已經融入了川菜。火鍋文化超越了國界和地域,我們也樂于看見巴基斯坦辣椒融入四川的火鍋文化之中。”

今年10月,洪都拉斯首批輸華白蝦第一個集裝箱運抵廣東湛江港,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鮮消費國之一,洪都拉斯目前養殖蝦規模約2.5萬公頃,中洪兩國關于自貿協定早期收獲的安排為白蝦輸華創造了條件,優質白蝦輸華成為中洪雙方務實合作的重要成果。“洪都拉斯的蝦,色澤鮮艷,味道出色,并且口感獨特,與火鍋搭配相得益彰。”洪都拉斯駐華大使蒙卡達希望,來自洪都拉斯的蝦可以成為火鍋和其他中國美食的理想原材料,“我們準備好成為火鍋這一蓬勃發展行業的可靠供應商。”
馬爾代夫駐華大使法澤爾·納吉布看到了中國火鍋與旅游相結合的潛力。他談道在很多年前就考慮過在馬爾代夫推廣火鍋,“火鍋是一種獨特且互動性強的用餐體驗,將火鍋美食和文化引入馬爾代夫旅游業生態,供國際游客享用,將非常具有市場潛力。”
“火鍋是一鍋可以‘涮全球’的獨特美食,有很強的包容性。”重慶某知名火鍋連鎖企業總裁尹伊看到,越來越多的海外消費者愛上川渝火鍋,“在此背景下,火鍋產業鏈供應鏈發展應該越來越成熟。中國火鍋‘走出去’可借鑒‘抱團出海’模式,提高本土化程度,把更多具備地域特色的牛油鍋底帶給消費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