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瀘州江陽:吹響“集結號” 沖擊“千億強區”
2021年01月05日 11:40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祝歡
分享到:

  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5日電 (鄒立楊 袁玉華 馮桂紅)近日,瀘州市江陽區委提出在“十四五”時期把江陽區建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千億強區”。近年來,江陽區統籌抓好園區發展、產業培植、項目突破、創新融合等工作,規模總量穩中有進,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新舊動能加快轉換,高質量發展成色更足。

  1月4日,位于瀘州國家高新區江南科技產業園的四川華斯捷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工人們正在忙著生產電子產品。“我們公司主要從事半導體電子元器件和電子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年產半導體元器件100億只,年總產值達10億元以上。”公司生產部主管李冬輝表示。

瀘州江陽吹響“集結號” ,沖擊“千億強區” 。
瀘州江陽吹響“集結號” ,沖擊“千億強區” 。 

  近年來,江南科技產業園以加快發展、轉型發展為主線,搶抓機遇、主動作為、開拓創新,各項經濟指標大幅增長,園區先后被確定為四川省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四川省招商引資項目重點推薦園區、國家火炬中心瀘州江陽中醫藥特色產業基地和省級現代商貿物流集聚區、四川省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

  江南科技產業園集聚高新產業,經濟蓬勃發展。“目前,園區入住并投產企業364家,初步形成了醫藥康健、節能環保、現代商貿、科技服務和智能終端五大主導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實現4年連續翻番,預計2020年全年實現銷售收入500億元。”園區管委會主任章華高介紹,園區同時培育“發展創意設計+”“互聯網+城際配送”“樓宇經濟等新興潛力產業”,初步形成了產業集聚效應。

  目前,園區里的智能終端產業園已簽約入駐金歐科技、天諾科技、圣融達容阻等智能終端企業32家,其中28家已建成投產,預計2020年實現產值150億元。 

  “園區未來的發展定位是瀘州市城市副中心,還將招引更多醫藥康健、節能環保、現代商貿、科技服務、智能終端和總部經濟等主導產業入駐。”章華高表示,預計到2025年入駐企業600余家,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將為江陽區建成“千億強區”奠定堅實基礎。

  江南科技產業園是一片創業的熱土。“我來這里創業,園區幫我辦好了所有入駐生產手續!”四川持恒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是園區2018年2月引進的高科技環保企業,公司負責人李會蘭深有感觸地說,園區保姆式服務讓她的公司很快步入正軌,“到這里創業,服務環境很寬松,發展信心十足!”

  近年來,江陽區不斷做大做強做優工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產業,激活了發展新動能。 

  “力爭到2021年,全區工業總產值實現1000億元。”2019年底,在全區工作部署會議上,江陽區掛起作戰圖、吹響進軍號,全力構建川南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集聚區。

  江陽區積極鼓勵支持白酒、機械、建材等三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引導白酒企業由傳統作坊型向觀光品鑒型發展,機械企業向服務型制造和綠色、智能、敏捷制造發展,建材企業向新材料、新產品、綠色環保發展。同時,大力發展壯大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現代醫藥、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實現了傳統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并重。

  2020年12月30日,位于瀘州城西佳樂世紀城的瀘州第一個國際五星級酒店完成外部裝修。酒店建成后,將推動江陽現代服務業加速發展。 

  作為中心城區,江陽區承載了更多服務業發展的期望。“我區出臺服務業產業發展政策,以商圈提質為重點,提升壯大消費服務業;以園區配套為重點,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江陽區商務局局長張玉剛表示,近幾年來,全區服務業年均增速近20%。

  借助董允壩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江陽區緊扣綠色、融合、可持續現代農業發展主題,積極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傳統農業轉型升級,農業現代化生產經營發展水平得到不斷提高。

  產業發展,離不開招商引資。近年來,江陽區通過“線上線下合力招、整合資源借力招、點片結合發力招”等方式,招引了恒大、廣東碧桂園、中國中鐵等國內省外500強企業及知名企業300多家、項目380余個,同時向中央和省、市爭取了大量的項目和資金,為江陽高質量發展蓄積了強大動能。

  近日,江南科技產業園舉辦了“智匯江南·人才興園”為主題的黨建引領人才論壇,與會人員圍繞“如何抓住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圈契機,引進并留住人才,推動江陽區高質量發展”這一重點開展討論。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推動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資金、技術、信息等資源,但這些資源要更好發揮作用,需要人才這個因素對其進行整合、組織和運用。

人才公寓一角。
人才公寓一角。 

  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江陽區大力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出臺了《江陽區關于實施“江陽人才新政”的若干意見》等文件,著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建立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培育和引進政策。

  “為抓好人才培養,目前我區已建成國家級眾創空間2家、省級眾創空間8家、市級眾創空間21家、區級眾創空間50家,入駐孵化創業團隊1000余個,帶動創新創業人員1萬余人。”江陽區科技和人才局局長趙波介紹,僅2020年江陽區引進中級職稱和教育衛生等急需人才200余名。實施“名校名院名企”合作計劃,目前已柔性引進清華環境學院博士團隊等博士、央企高管等40余名“高精尖缺”人才。

  江陽區在江南科技產業園建成171套專家人才公寓,同步配套建設8萬余平方米生活配套服務設施,可滿足1萬余人食宿娛樂需求。 

  江陽區還探索建立了人才分類跟蹤服務機制,積極做好引進人才的子女入學、配偶安置、醫療保健等服務。人才的培育和引進,為江陽區科技創新注入了強大動力,有力推動了全區高質量發展。

  江陽區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現代醫藥、新材料等新產業新產品不斷增加,現已發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2家。瀘州精圣酒業公司“產酒與生香雙發酵釀造濃香型原酒的方法”、瀘州啟航科技公司“一種反應性擠出支化增韌PET及其制備方法”等20多項發明獲得國家專利。目前,江陽區成功創建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

  借助強力攻堅實體經濟、招商引資、爭資爭項、鄉村振興、干部人才“五大重點工程”的東風,江陽區建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千億強區”的藍圖正在徐徐鋪開。(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 | 五月天网站在线观看 | 综合福利久久一级免费 | 性色AV一区二区三 | 日本免费香蕉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