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3月25日電 (楊予頔)25日,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共青團四川省委聯合發布《四川省“青春志愿·守護生命”地質災害防治志愿服務行動指引(2.0版)》(以下簡稱《地災志愿服務指引2.0》),這是繼2020年在全國首次將志愿者服務引入地災防治工作探索的基礎上,再次在全國首創形成地質災害防治志愿服務行動指引,進一步拓展了志愿者參與地質災害防治的工作內容。
據悉,《地災志愿服務指引2.0》包括總體要求、主要內容、組織領導、工作方式等4部分內容,明確堅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堅持“本地化、社區化、組織化”,堅持“培訓不合格不上崗、保障不到位不上崗”的原則,在各級黨委政府或地質災害指揮部的統一安排部署下,就近就便招募、儲備和派遣青年志愿者,參與地質災害防治指揮調度、宣傳培訓、避險演練、預警響應、避險轉移和群眾安置等6個環節;形成“省級統籌、市級協調、縣級實施、鄉鎮(街道)使用”志愿者服務原則。《地災志愿服務指引2.0》明確了“省、市、縣、鄉”四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團組織及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工作職責,并對志愿者日常管理、培訓、安全保障進行了明確。
此外,相較于2020年發布的《關于探索開展“青春志愿·守護生命”地質災害防治志愿服務行動的通知》,《地災志愿服務指引2.0》將探索試點的志愿者服務行動升級為全省常態化開展的志愿服務行動;將志愿者服務參與地質災害防治,從原有來的宣傳培訓、避險演練、預警響應等3個環節擴展到6個環節;同時,將原來簡單的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團組織及鄉鎮(街道)職責分工細化為“省、市、縣、鄉”四級責任體系并規定了具體工作職責;四是增加了評選表揚地災防治志愿服務優秀志愿者和優秀志愿者組織等內容。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入推動志愿服務與地質災害防治及相關處置工作深度融合,將不斷提升四川省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及避險轉移運轉效能,盡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形成全社會參與地質災害防治的良好氛圍,為全國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志愿服務行動提供了四川經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