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29日電 (劉剛 蒲宣)“這是合作社成立以來的第四次分紅,這次分紅總數為12.6萬元,最多的成員分了6000余元。”5月28日,成都市蒲江兩河源果業專業合作社舉行了分紅大會。

“這些年走下來,最大的感觸是政府對農民合作社的扶持力度越來越大,但是在專業人才、治理效率和持續性方面存在很大挑戰。”據蒲江兩河源果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偉介紹,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先后經歷了單打獨斗、抱團合作和融合發展三個階段,成員數量從最初的5人發展到目前的150戶,合作社統一管理的基地規模超過2萬畝,在農業生產、供應鏈管理和市場銷售等關鍵環節為成員提供服務。
近年來,蒲江縣高度重視農民合作社培育工作。截至2020年底,全縣共有523家農民合作社,輻射帶動29525農戶。2020年,蒲江縣入圍第二批四川省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試點,圍繞發展壯大單體農民合作社、促進聯合與合作、提高縣域指導扶持服務能力等方面開展試點。

據了解,今年3月,蒲江縣農業農村局通過政府服務采購,與四川一農業咨詢公司達成合作,結合試點縣工作要求和蒲江縣實際情況,除了基礎工作外,雙方重點在開展市場化農民合作社發展質量綜合診斷評估、構建雙層輔導員督導服務體系等領域開展創新探索。該農業咨詢公司首席執行官唐張雨青表示,診斷評估的主要目的是為精準篩選重點培育對象提供客觀依據,也為政府優化扶持政策提供決策參考。
“當前,農民合作社發展處在從數量增長到質量提升的轉型階段。依托專業服務機構的力量和資源,有助于提高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工作的推進效率。下一步,將結合全縣主導產業深度打造一批示范社,加強對輔導員隊伍的建設投入力度,加快本土團隊的有效培養,及時做好總結提煉和復制推廣。”蒲江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左旭東表示。
“蒲江縣初步探索形成的診斷評估-重點打造-推廣復制-全域提升的策略和路徑,顯示了較好的效果和推廣價值。”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郭曉鳴認為,經過多年培育,農民合作社已經成為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的重要組織載體。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高效培育一批高質量的農民合作社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