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26日電(劉忠俊 易立 楊麗)26日,距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式投運還有1天,國網成都供電公司已全面進入“保電”狀態,輸電、變電、配電、電纜等各專業人員全部就位,嚴密監控電力設備運行狀態,確保機場供電安全可靠。

自2016年5月天府國際機場開工以來,國網成都供電公司就圍繞機場建設開展變電站建設、線路遷改,以及相關的電力配套服務,歷經1800多天“陪伴”新機場建設。不論是助力建成全亞洲最大水蓄冷空調,還是完成全成都首次綜合管廊輸電電纜敷設,以及新機場三條主供電源線路保障,終于迎來充電滿載,破空啟航,神鳥振翅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機場建設初期,國網成都供電公司提前參與新機場用電規劃,力推在天府國際機場大規模啟用電能替代項目。目前,天府國際機場已建成亞洲最大的水蓄冷空調(3個21000立方米的蓄冷罐),總蓄冷量45萬千瓦時。水蓄冷空調,即利用夜間低谷電制冷水,在白天用電高峰將冷量釋放,達到降低運營成本,實現電網負荷削峰填谷目的。此外,130座登機橋全部以電代油,年電能替代量約1億千瓦時,并建設充電樁2400余個,機場內服務車輛“能電則電”,全力踐行綠色、低碳理念。
2021年5月15日,天府國際機場第三條110千伏電源線路送電成功,標志著機場三條電源線路全部投運。三條110千伏線路全部經由機場綜合管廊電力艙敷設,這也是成都電網首次采用綜合管廊敷設的輸電電纜線路。
此外,為了全力服務新機場建設,先后新建2座110千伏變電站,擴建2座220千伏、1座110千伏變電站。遷改不同電壓等級線路10條,共121基電力桿塔,遷改方式以電纜下地為主,新建電纜長度共計124公里。新建39.57公里通信光纜。
2020年2月27日,天府國際機場變電站設備帶電后,發生細微異常放電,使用多種手段均無法解決。國網成都供電公司派出博士黨員服務隊,使用超聲定位技術,進行帶電檢測,及時解決了線路參數異常、設備外殼放電問題。
據悉,新機場正式投運后,國網成都供電公司將以黨員服務隊為主體,成立服務小組,提供用能分析服務,降低電費成本,開展常態化用電檢查,保障用電安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