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11日電 (王濤 何曉波)2012年,瀘州市對口援建鄉城縣工作啟動。2021年,第六批援建工作隊赴鄉城,克服高原反應,毅然接過了第五批援建工作隊的接力棒。近十年來,瀘州對口援建工作隊秉承“踐行援建初心,不負光榮使命”宗旨,緊扣“項目推進快、效益發揮好、資金管理嚴”工作目標,圍繞項目資金使用“安全高效”主線,凝心聚力抓項目資金管理,奮力推進新一輪援建項目落地見效。
在鄉城縣美麗的藍天白云下,香巴拉鎮木雅通藍莓產業園提檔升級、遇見香巴拉現代農業園產業升級配套基礎設施等援建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康南農特產品集中發展園區、鄉城縣釀酒葡萄基地等援建項目已給當地群眾帶來了實際的收益,“瀘州援建”為鄉城縣的社會經濟發展貢獻“瀘州力量”,援建工作隊的傾情幫扶贏得了鄉城人民的高度評價。
有的放矢,強化援建項目資金管理
2021年7月29日,鄉城縣援建工作聯席會在鄉城縣縣政府召開。會議強調,推進援建重點項目建設聯席會議制度,是穩增長、調結構、促發展的重要舉措。要集中援建資金打造高原農特產品亮點,深入挖掘鄉城縣文化旅游資源,提升“田園白藏房,凈土香巴拉”城市旅游知名度和影響力。
這是第六批援建工作隊赴鄉城后召開的第3次聯席會,這也是瀘州援建工作隊為確保援建工作有的放矢,援建項目取得實效采取的措施之一:通過定期召開援建工作聯席會,深化部門聯動,將對口幫扶財政資金使用納入援建工作聯席會議重點議題,合力推動援建項目。
為了確保“好鋼用在刀刃上”,同時也把資金使用放在陽光下,瀘州對口援建工作隊通過信息化管理平臺,將幫扶資金和援建項目納入動態監管,實時追蹤項目實施進度和資金撥付進度。同時,強化審計監督,主動對接鄉城縣審計部門,將援建資金項目審計納入鄉城縣常規性審計工作,確保資金使用規范高效。
創新思路,抓好項目發展落地實效
2014年,瀘州電視臺援助甘孜州鄉城縣拍攝旅游形象廣告片,向全社會公開征集廣告語。2016年,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在鄉城縣青德鄉進行半個月的取景拍攝……
鄉城旅游已成為國內外游客的優選,這里面,亦有瀘州援建的身影。立足鄉城縣氣候土壤等特點和獨特的旅游產業發展優勢,瀘州援建創新工作思路,抓好旅游、產業等援建項目落地落實,為鄉城縣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源泉:持續投入援建資金打造青德“藏鄉田園”國家4A級風景區,有效提升旅游知名度和接待能力;提質增效現代農業產業園,提振園區灌溉引水用水和土壤育肥能力,培育黃桃、蘋果等優質果苗,確保常年提供就業崗位90余個,帶動周邊200余戶農戶年均人增收1.2萬元;提檔升級康南農特產品集中發展園區,累計投入援建資金1300萬元,加大園區安防亮化、用電用水等基礎設施建設,新建孵化器平臺及人才培訓中心1個,標準化廠房1座5100㎡,現入駐藏青蘭等企業4家。
援建項目的落地落實,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僅2020年,康南農特產品集中發展園區實現工業產值9500余萬元,解決就業200余人,農戶人均收入增加2萬元,有力助推了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穩扎穩打,持續推進對口援建幫扶
2021年5月20日,在鄉城縣召開的對口幫扶工作暨援藏干部人才座談會上,瀘州市對口幫扶鄉城縣前方指揮部指揮長熊茂材作表態發言。熊茂材表示,全體隊員要踐行援建初心,不負光榮使命,嚴格自律奮進、切實擔當作為,真正做到“有志而來,有為而歸”。
為確保援建項目“不斷檔”,援建成效“可持續”,讓援建資金集約高效利用,瀘州市援建工作隊從科學務實確定項目、據實撥付援建項目資金、真抓實干做好監督管理等方面,建立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形成相互交叉督促檢查機制,同時成立專項工作組,以“倒排工期”的方式推進項目保質保量完成,切實抓好了援建資金使用和項目管理工作。
2021年,瀘州市對口援建資金4250萬元,涉及“兩不愁,三保障”補短、現代農業提檔升級、園區產業發展等19個對口幫扶項目,目前已撥付援建項目總資金的70%,完成全年項目進度的75%。
瀘州對口幫扶工作還在繼續——大到項目建設,小到群眾的牦牛醫治,都能看見瀘州援藏干部的身影。一批又一批的援建工作隊,牢記初心和使命,用傾情幫扶,搭建起瀘·鄉兩地人民的友誼之橋、發展之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