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16日電 題:中國十九冶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經驗啟示
作者 李瀟
中國十九冶成立于1966年6月,隸屬于中國五礦集團。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三線建設”的偉大事業中,中國十九冶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依靠廣大技術工人的智慧和力量,在一片荒蕪之地建起了“象牙微雕”鋼城——攀枝花鋼鐵基地。
經過五十余年的發展,中國十九冶已經成長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獲得“全國先進施工企業”“全國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中央企業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擁有冶金、房屋建筑、市政公用、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為核心的“四特九甲”資質體系,10次榮獲魯班獎,連續19年獲得省級守合同重信用企業稱號。公司現有技術工人1159人,高技能人才占比達87.19%。
過去的幾十年中,中國十九冶從一個單一的冶金建設企業逐步向大型綜合性建筑企業集團轉變,在此過程中,廣大技能人才
立足崗位作貢獻,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造出了一批批精品工程,為企業的壯大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走進新時代,中國十九冶根據建筑施工企業特點和市場化需求,加大技能人才培養,以強化教育培訓為抓手,進一步創新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積極開展工匠報國、技能強企行動,以職業技能競賽活動為平臺,以賽促訓,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培養了一批技藝精湛的工匠集群,建立了一支以焊接、建筑金屬構造等主要專業技術工種的高技能人才隊伍。
“三個有效實踐”促進技能人才培養
該公司在人才隊伍建設上形成了有效實踐。該公司堅持人才強企戰略,制定“以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突破口,帶動和促進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隊伍建設”的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通過多年的思考和探索,該公司在技能人才的培養上形成了一套體系,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成就,有力引領和推動了專業技術人才、管理人才隊伍建設,近幾年人才隊伍在年齡結構、文化結構、職稱與執業資格人數占比等有了顯著改善,有力支撐了企業發展。

該公司在“黨建+工匠”人才培養體系探索上形成了有效實踐。近幾年,該公司將黨支部建設、班組建設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三合一”,將黨建工作與班組日常工作深度融合,增強了班組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發揮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黨員突擊隊和黨員服務隊的作用。
該公司在弘揚“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精神上形成了有效實踐。公司通過國家級媒體和優秀的地方、行業媒體,加強對技能人才優秀事跡的宣傳力度;通過推薦優秀技能人才獲得各級勞動模范、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稱號,當選共青團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全國青聯常務委員會委員、委員會委員,政協委員等,進一步增強青年技能人才的政治榮譽感和使命感;通過創辦技能大師工作室,提升技能人才在行業的影響力,打造技能“傳幫帶”平臺……一系列舉措的實施,在企業及社會上青年人中形成了一股“技能成才”和“技能報國”熱。
“五個始終堅持”推進人才隊伍的建設
始終堅持黨管人才,充分發揮黨在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的領導作用,認真落實“三培養兩推薦”要求,努力把黨員培養成優秀人才、把優秀人才培養成黨員、把黨員中的優秀人才培養成經營管理干部,將黨員經營技術骨干推薦為中層管理人員,引導高技能人才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不斷加強政治熏陶,培養技能人才感恩企業、忠誠企業、報效國家的情懷,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始終堅持系統培養,從技能人才的價值觀、品性品格、專業技能、職業規劃等多方面入手,多方搭建平臺。積極開展工匠報國、技能興企行動,以強化教育培訓為重點,摸索出一條將技術工人培養成技能人才、技能專家、再到大國工匠的成才之路。
始終堅持校企結合,將旗下攀枝花技師學院雄厚的辦學實力和企業項目現場的實操實練結合起來,學校是技能人才成長的大學堂,企業是技能人才成長的練兵場,通過工學一體、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等平臺,形成了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檢查理論、理論和實踐水平雙提升的良性互動。
始終堅持服務生產,通過聚集各專業工種優秀技能人才組建“工程項目突擊隊”,參加企業“急、難、險、重”等重大工程建設,促進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長。
始終堅持總結創新,結合施工企業生產經營及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需要,堅持不懈開展職業技能鑒定和人才評價,在國內首次創新性總結提煉出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4F”機制;將技能大師工作室、班組建設與黨建工作深度融合,打造“黨建強企、工匠報國”品牌;將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復制到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培養上,公司開展的兩年一次的職業技能競賽,將技術工種和專業統籌考慮;打破技能人才評價與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界限,積極探索“雙師”融通的人才培養模式,有效改善了重學歷輕能力、重知識輕技能的現象;重視技能扶貧,近年來實施五礦集團“礦心計劃”和培訓涼山州等貧困地區學生3000余人次;不斷總結技能人才培養經驗,撰寫現代化管課成果和發表論文。

近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了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集訓基地名單,十九冶獲批設立焊接、建筑金屬構造兩個項目國家級集訓基地,這是十九冶繼2018年獲批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焊接、建筑金屬構造兩個項目國家級集訓基地之后又一次成功入選。
下一步,該公司將充分利用兩個國家級集訓基地的資源優勢,以備戰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為契機,持續提升技能教育水平,促進世界技能大賽標準與課程體系建設、課程標準制定、教學資源開發、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學場地建設等方面對接,強化技能訓練,保證訓練效果,力爭在2022年中國上海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上取得“四連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