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16日電 (記者 王鵬)“肝癌早期由于癥狀不明顯,并不容易被發現,很多患者沒有任何不適感,這直接導致大多數一經發現就已屬于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治療的機會。”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肝臟外科主任文天夫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肝癌防治重在早診早治早篩查。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16-2021年全球衛生部門病毒性肝炎戰略》顯示,當前,全球急性感染以及與肝炎相關的肝癌和肝硬化,每年造成140萬例死亡。其中在全球每年超過91萬的新發肝癌病例中,中國占41萬例。

“在中國所有的惡性腫瘤里,發病率排在第5位的肝癌,死亡率卻高居第2位,每年死亡病例達39萬,由此可見肝癌患者正面臨預后差、死亡率高的困境。”文天夫教授介紹,根據統計數據,肝癌切除術后,5年復發率達40%-70%,總體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有12.1%。肝癌之所以可怕,其原因之一是發現得晚,治療的方法受限。“如果發現得太晚,剩下的肝體積不夠,手術也做不了,晚期患者預后不好,也會失去肝移植的機會。”
“從臨床上來說,符合《中國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中手術適應證的初診病人,最多就只有30%。”文天夫教授進一步解釋,也就是說對70%-80%的中晚期患者來說,手術已無法成為首選方案,取而代之的是綜合治療。“一般像我們中心的經驗是介入治療加上靶向藥,而在靶向藥的選擇上除了在按適應證用藥的基礎上,還要看臨床經驗,比較它的副作用、藥物療效。根據新版醫保目錄,目前肝癌一線系統治療的基石藥物——樂衛瑪(侖伐替尼)價格在原有基礎上大幅下調80%。成都市醫保報銷比例為50%-75%,顯著降低了患者的疾病負擔,對廣大患者也是一個好消息。”
“歸根結底,預防肝癌還是要早篩查!”文天夫教授說,篩查是預防肝癌的最好方式,公眾可以選擇做影像學檢查(即超聲檢查)以及血清甲胎蛋白檢查,乙肝患者還可以通過異常磷血酶原(PIVKA)作輔助,這也是一個肝癌的腫瘤標志物檢查手段。
最后,文天夫教授向公眾提出建議,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隨意熬夜,不隨便吃藥,最好戒酒,做好篩查,積極進行疫苗預防接種,對于疾病早診早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