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16日電 (劉剛 賀勤思 張才)今年以來,自貢市沿灘區圍繞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工作要求,聚焦“五好”目標,按照強隊伍、筑堡壘、激活力、促發展“四步走”的思路,扎實推動鄉村基層組織建設。
選優配強,為鄉村基層組織建設“聚才”
按照“優中選優、好中選好”的原則,沿灘區為各鄉村基層組織選優配強班子隊伍,持續增強人才支撐。突出“職數分配、隊伍建設、崗位設置”三個創新,推行紀檢委員、監察聯絡員與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三位一體”配備,著力回引優秀農民工回鄉任職。目前,沿灘區在全市率先完成了村“兩委”的換屆選舉。

據了解,沿灘區還推行區委常委包點聯系鄉鎮黨代會選舉機制,鄉鎮黨委候選人均滿票當選,一批表現突出的“五方面人員”和在急難險重任務中表現優異的干部進入鄉鎮領導班子。同時,為集聚鄉村人才,沿灘區深化“返鄉發展季·三大工程”和“百村壯苗”行動、支部書記孵化計劃,動態培養儲備后備干部200余名,發展優秀農民工黨員32人。著力打造市級鄉村振興人才先行點,與四川大學農產品加工研究院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創建自貢鄉村振興青年人才孵化基地。精準選派駐村幫扶力量73人,推動省、市、區選調生到村任職26人,持續推進優秀人才下沉,助力鄉村高質量發展。
強基健體,為鄉村基層組織建設“塑形”
近年來,沿灘區積極開展“組織規范、組織覆蓋、組織配套”行動,著力提升村級黨組織組織力,增強政治功能。全區積極開展基層黨建專項“體檢”行動,推行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制定黨組織換屆“提醒清單”,嚴格落實《村黨組織工作運行規則》和抓黨建工作“責任清單”,促進黨組織高效有序運轉。目前,全區規范設置村黨支部49個、黨總支43個。
據介紹,沿灘區探索建立產業黨小組,村級黨組織下設黨小組374個,同步推動黨員村民小組長兼任黨小組長;立足服務現代農業發展,全面摸排全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際情況,實現黨組織應建盡建,因地制宜建立功能型黨組織,黨組織觸角進一步向基層“神經末梢”延伸,推動黨組織覆蓋有形有效;根據“三治融合”需要,結合村“兩委”換屆,沿灘區全面做好村級配套組織建設。
示范引領,為鄉村基層組織建設“賦能”
沿灘區堅持黨建引領發展,充分發揮村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團結帶領黨員群眾共推發展、共抓治理。近年來,全區扎實開展村黨組織評先定級,突出選樹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基層治理等領域農村先進典型。

全區持續推進集體經濟組織“四化”建設,接續鞏固沿灘鎮“四片共進”新型集體經濟示范鎮建設成果,推動永安鎮探索“組團推進、同頻發力”方式創建新型集體經濟示范鎮,抓好9個中省集體經濟扶持村發展,實現集體經濟持續壯大,預計今年年底集體經濟收入超100萬元的村將達到3個;接續推進鄉村治理“三大工程”“六大行動”,積極探索“三治融合”的鄉村治理模式,常態化運行23個農村版“道德銀行”網點。在甑子山、魚門口等聚居院落,推廣“微自治”模式,結合人居環境整治項目,打造本土鄉村規劃師、民情網情治理、紅色“微陣地”等治理集成示范點位。
嚴管厚愛,為鄉村基層組織建設“護航”
沿灘區結合黨校分類改革,做優沿灘區基層發展治理學院百勝和劉家山校區,采取“思政課、專業課、廉政課+特色課”的“3+X”課程設置,持續以“走出去+請進來”“線上+線下”的多元培訓模式,分層分類開展新任鎮村干部履職“第一課”教育培訓,已高質量舉辦“人民學習·智慧講堂”等各類培訓30余期,培訓鎮村兩級干部1400余人次,不斷提升干部綜合素質。
沿灘區嚴格落實“一肩挑”村黨組織書記監督管理辦法,修改完善村(社區)干部管理辦法,明確進入退出、定崗設責等10項機制,常態化落實村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制度,用好“四議兩公開一監督”機制,探索“異村互查”“紀民聯查”等基層監督方式,切實推動村級各項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全面優化陣地功能布局,探索個性化空間設置,多渠道籌措整合資金,有序推動村級陣地建設,首批推動18個陣地建設。此外,沿灘區還提升村干部待遇保障,全面落實村干部養老、醫療、意外傷害保險等政策,切實提高干部待遇,解決干部后顧之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