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18日電 (唐靜)8月17日,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正式發布2021賽迪百強區榜單,成都市雙流區入圍榜單并位列第32位。
據悉,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發布《2021年中國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白皮書暨2021賽迪百強區》,旨在展示過去一年各領先城區發展成就,解碼新時代城區經濟發展趨勢特征,分享城區高質量發展先進經驗。該榜單遵循科學、系統、客觀、可操作、可對比的基本原則,從經濟實力、增長動力、內生支撐、區域能級、共享發展五個維度出發,構建包含23個二級指標的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對全國(除直轄市、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906個地級市市轄區高質量發展水平進行評估。

雙流區入圍全國百強區,背后是四川省級戰略和自身優勢的雙向加持。據了解,為深入實施“一干多支”發展戰略,培育壯大強縣強區強鎮梯隊,形成帶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龍頭效應,加快提升四川省縣域經濟整體水平,今年6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印發了《四川省爭創全國百強縣百強區百強鎮支持獎勵辦法》《全國百強縣百強區百強鎮培育工作方案》,遴選一批條件較為成熟的縣(市、區)和鎮作為重點培育對象,圍繞產業培育、科技創新、要素保障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行“一縣(市、區)一策”“一鎮一策”,集中政策資源予以支持,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著力培育全國百強縣百強區百強鎮。

按照達到或接近全國百強入圍標準,具有較好發展基礎;有重大產業項目或重大資源開發項目落地,具有較大增長潛力;區位優勢突出,具有較強承載能力的遴選標準,四川省共遴選出8個重點培育縣和5個重點培育區。其中,雙流區憑借突出的區位優勢、產業基礎、營商環境和發展前景等優勢,成功入圍重點培育區。

雙流區處于“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鏈接點,是三大國家戰略的重要實施地,也是成都建設泛歐泛亞國際門戶樞紐“主陣地”,行政區劃面積1067平方公里(含天府新區直管區及高新中和片區),常住人口265.6萬人。近年來,成都市雙流區主動服務國家、省、市發展大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中國航空經濟之都目標定位,聚焦航空經濟、電子信息、生物醫藥三大主導產業抓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向高質量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2020年,雙流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12.2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9.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45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837.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12.2%,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8298人。

“成功入圍全國百強區只是順利實現了爭創全國百強區工作的第一個目標,我們還將持續壯大主導產業、培育重點企業、做強產業載體、擴大投資消費、深化開放合作、優化營商環境,奮力實現兩年進位、三年提質目標。”雙流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通過3年努力,推動雙流經濟實力、消費活力、內生動力和區域能級明顯提升,形成有格局、有實力、有特色的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為成都做強“主干”支撐、推動四川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雙流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