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23日電 (劉剛 楊何)今年以來,雅安市蘆山縣聚焦重點產業,突出集群成鏈,按照品種突出化、布局區域化、種植標準化、加工規范化的要求,積極探索“中藥材產業+”的政策扶持、產業基礎、品牌培育三大機制,狠抓基地建設、龍頭培育、農旅融合等關鍵環節,引導農民發展中藥材產業致富增收,為助推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截至目前,蘆山全縣共建立種苗繁育基地3個,人工種植示范基地5個,成立中藥材專業合作社13家,帶動種植大戶110余戶、散戶1200余戶,現有馬藍、川牛膝、黃梔子、黃柏、厚樸等20個中藥材品種,種植面積達6.2萬畝。2020年,實現全縣中藥材產量4300噸,產值4150萬元。

探索“中藥材產業+政策扶持”機制,種植基地“強”起來。為調動群眾積極性,推動中藥材產業快速擴面,連續八年制定出臺《蘆山縣農業特色產業獎補辦法》,重點扶持中藥材、茶葉等特色產業發展,符合扶持范圍的中藥材種植農戶、家庭農場、農民專合社等,驗收合格后按照每畝500至1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補助;積極融入雅安市“百公里百萬畝果藥產業帶”,建設思延鎮草坪村馬藍、思延鎮馬渡水“黃梔子+蒲公英”、太平鎮大河村川牛膝、大川鎮小河村“重樓+毛慈菇”、蘆陽街道金花社區“佛手+芍藥”5個種植示范基地,建立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園區馬藍、蘆陽街道仁加村黃梔子、飛仙關鎮朝陽村川牛膝3個良種繁育基地,示范帶動全縣發展中藥材種植業;引導龍頭企業對現有中藥材基地及生產技術實施現代化技術改造,推廣精細耕作技術,全面提高道地中藥材質量。通過“企業技術+專合社種植”方式,抓好野生中藥材種質資源保護,做好道地中藥材的馴化、繁育和種植推廣,保證藥材基地供應,大力推進優質、特色種質資源基地建設。
探索“中藥材產業+產業基礎”機制,農民錢袋“鼓”起來。與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農業大學合作,做好馬藍、川牛膝、佛手柑等藥材的可行性論證,形成《蘆山縣中藥材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確定2至3個適應性強、市場前景好、經濟和社會效益高的優勢中藥材品種作為重點發展對象;著力打造國道351沿線中藥材產業示范帶,重點提升“川西藥谷·禾茂田園”綜合體、龍門“錦繡田園”等項目,打造一批涵蓋從中藥材種植到展示體驗、從鄉村振興服務到農貿市場銷售的綜合產業集群;在穩步擴面基礎上,積極探索定制藥園、中醫藥康養等新業態,強化“企業+基地+農戶”和“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等組織模式,以迅康藥業、華潤三九藥業、太極藥業、神威藥業等為導向,帶動發展馬藍、鉤藤、川牛膝等“訂單式”農業。通過“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生產方式和“企業+基地+農戶”利益共享分配機制,結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共同體。力爭到2022年,全縣中藥材種植規模達到8萬畝,中藥材加工業總產值突破2億元。
探索“中藥材產業+品牌培育”機制,藥材品牌“強”起來。圍繞全縣現代農業“7+3”產業體系,采取政府主導、專合社參與、政企合作方式,扶持中藥材企業及合作社發展。加大藥材基礎設施、初加工廠房設備、流動資金貸款貼息等惠企政策落實力度,切實解決企業抵押、擔保等融資問題。大力培育中藥材龍頭企業,發揮帶動作用,實現由分散經營向集約化規;洜I轉變。截至目前,共有中藥材龍頭企業2家,正在培育1家;利用“雅”字號藥材,申請馬藍和川牛膝地理標志保護、“352”川產道地藥材管理規范和質量標準提升工程項目,加強川牛膝、“三木”藥材等特色中藥材品牌包裝,形成優勢品牌效應及規;R詣摻ù蛟靺^域中醫藥健康產業基地為統領,積極創建“雪瑞安”和“蘆普”等中藥材種植加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鼓勵扶持企業、專合社及經營主體做好中藥材新產品的研發、商標注冊、專利申請和品牌申報認證等工作。力爭到2022年,打造2個全國知名品牌;加快線上縣域信息網絡系統和中藥電商交易平臺建設,結合現代農業園區提質增效項目,建立“線上線下”為農服務平臺、藥材交易平臺。支持藥企建設輻射康藏的中藥材交易市場,打造線下交易集散地,鼓勵縣內龍頭企業與國內外大型中藥企業建立產業聯盟,形成穩定的原料采購、產品銷售機制。截至目前,共有23家國內外大中型中藥企業和56家大中型醫院與蘆山縣內龍頭企業達成聯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