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從“搬遷戶”到“搬遷富” 瀘州援建新村奏響幸福凱歌
2021年08月26日 16:34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26日電 (賴紅 魯星)以前,鄉城縣洞松鄉熱斗村村民們都住在高山上,道路不便、信息不通、收成不好,村民為此苦不堪言。2012年6月,瀘州市第二批對口幫扶鄉城縣工作隊啟動洞松鄉熱斗村移民搬遷項目。九年時間,一批又一批對口幫扶工作隊管好用活援建資金,持續推動易地扶貧搬遷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努力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水平、因勢利導發展特色產業,真正讓洞松鄉熱斗村易地扶貧搬遷戶搬出了窮山窩,迎來了新生活。

瀘州援建的鄉城縣洞松鄉太陽能提灌站太陽能電池板。
瀘州援建的鄉城縣洞松鄉太陽能提灌站太陽能電池板。

  易地扶貧搬遷不是簡單地為了搬遷而搬遷,而是既給搬遷戶選好“新居”位置,又要選準產業,激發搬遷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為了帶動更多貧困戶脫貧,工作隊決定先下力氣改變洞松鄉空打山上無路、無水、無產業的現狀。

熱斗村村民的新家。
熱斗村村民的新家。

  2017年6月,瀘州市第四批對口幫扶鄉城縣工作隊經過三個月的調研走訪以及實地踏勘、測繪,正式啟動洞松鄉熱斗村太陽能提灌站建設項目,該項目總投資300余萬元,根據洞松鄉人畜用水和農牧產業灌溉所需流量、揚程的大小,安裝由太陽能電池板組合成的光伏水泵進行灌溉,極大提高了周邊群眾供水效率,解決了洞松鄉熱斗村51戶共計325人的生產生活用水問題。

  2018年3月,鄉城縣洞松鄉貧困村衛生室也相繼修建完成。按照貧困村退出“一低五有”標準,瀘州劃撥495萬元,在鄉城縣33個貧困村修建標準村衛生室,每個30平方米,并按標準配備檢查床、聽診器、血壓計、急救箱等設施設備,以及20種以上常用藥物和急救藥品,滿足了貧困村村民基本醫療服務需求。

  工作隊還積極引導和鼓勵群眾因地制宜發展可持續、有特色的綠色產業。2018年,協助鄉城縣政府引進四川省藏水田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又于2019年協助引進藏香豬養殖企業,以借豬還豬的模式帶動熱斗村全村發展。2020年全村產業收入就達30余萬元,熱斗村村民喜笑顏開,“新村”生活也過得越來越紅火,真正實現了挪窮窩與換窮業并舉、安居與樂業并重,讓搬遷群眾跳出“窮窩窩”、踏上“康莊道”。

  在熱斗村百畝采摘園區里,來回穿梭著辛勤勞作的農戶,他們手持鐮刀,收割著果樹間的草,一步一捆,動作嫻熟。農戶將成捆的草料帶回家中,喂給自家飼養的藏香豬。

  “去年開始修建養豬廠了,給我們發了豬,讓我們每家每戶養豬,豬生了7到8個豬仔后,小豬就可以賣到豬廠里。我們的地也租出去了,豬也可以賣,家里年紀大的老人也在園區里務工,每家每戶可以掙一萬元左右,希望這些外地引進的公司發展得越來越好,這樣我們就會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币泼癜徇w戶澤仁對眼前的生活很滿足。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研究鄉城縣‘南種北養,一鄉一業’的產業發展思路,把對口幫扶工作與鄉城縣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和鄉村振興發展目標進行有效銜接,從產業著手,培育群眾增收致富的長效動力,為鄉城縣做大特色種養業,實現富民強縣夢提供有力保障!编l城縣委常委、副縣長(掛職)、瀘州市第六批對口幫扶鄉城縣工作隊領隊熊茂材介紹。

  如今走進洞松鄉,一座美麗新村猶如一顆明珠呈現在眼前。一撥撥搬遷戶搭乘著易地扶貧搬遷的幸!傲熊嚒,已經從窮山窩抵達致富“新家”,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從容邁步,奏響新生活的凱歌。(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首页 | 亚洲午夜在线一区二区日韩电影院 | 在线视频国产99 | 香蕉人在线香蕉人在线8 | 欧美精品网站在线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码在线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