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若爾蓋縣:生態保護持續發力 守護草原上的明珠
2021年08月27日 11:40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27日電(起鈺婷)“這里的黃河不是印象中奔騰洶涌的樣子,它在草原上靜靜地蜿蜒流淌,像一條連通天上和大地的飄帶,讓人不由得感到神圣。”26日,“喜迎文旅大會·走進美麗阿壩”中央、省級主流媒體主題采訪活動走進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驚嘆于九曲黃河第一灣的秀美風光,中國發展網記者湯莉華為此行拍攝了許多照片。

黃河九曲第一灣盛景。王磊攝
黃河九曲第一灣盛景。王磊攝

  發源于青海省的黃河,流經素有“中國最美的高寒濕地草原”“川西北高原的綠洲”之稱的若爾蓋縣,在廣袤無垠的原野蜿蜒環繞,形成了壯美的“九曲黃河第一灣”,被譽為黃河四川段最美的自然景觀。而母親河要保持“美貌容顏”,離不開當地對自然生態的治理貢獻。

黃河流經若爾蓋縣,形成壯美的“九曲第一灣”。王磊攝
黃河流經若爾蓋縣,形成壯美的“九曲第一灣”。王磊攝

  若爾蓋縣處于川西高原向青藏高原過度地帶,地理氣候復雜,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嚴重,洪澇災害易發頻發,黃河河道自然生態容易遭到破壞。為此,若爾蓋縣全面實施天然林保護、退牧還草、草原退化、沙化治理、防沙治沙、濕地保護恢復和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態工程,2011年水土流失面積為2168.4平方公里,2020年水土流失面積為912.88平方公里,較2011年水土流失面積減少了57.9%。

花湖生態旅游區。王磊攝
花湖生態旅游區。王磊攝

  “近年來我縣累計投資2.3億元,新建堤防工程28.8千米,綜合治理河長43千米,大力提高了黃河流域的防汛度汛能力。”若爾蓋縣水務局副局長彭志強表示,若爾蓋縣深入踐行“兩山理念”,以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筑牢黃河上游生態安全屏障為重要抓手,堅持保護與治理、發展同向發力,黃河(若爾蓋段)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明顯提升。

花湖生態旅游區。王磊攝
花湖生態旅游區。王磊攝

  此行,媒體采訪團還來到了黃河(若爾蓋段)的重要水源涵養地——花湖生態旅游區進行采風。花湖生態旅游區位于213國道旁,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湖水主要來源于哈丘湖、措拉堅湖以及周邊的沼澤濕地,當前庫容量為54萬立方米。湖內及湖泊周邊的植被豐富,自然風光美不勝收。

  “花湖有現在的優良生態,是當地環保工作者20多年來不懈努力的成果。”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科科長索郎奪爾基向記者們介紹,自保護工作開展以來,花湖自然水位提高了30厘米,濕地湖泊面積從原來的215公頃擴大到650公頃,恢復了湖泊周邊半沼澤和干沼澤892公頃,這里已成為“高原精靈”黑頸鶴、大天鵝、斑頭雁等候鳥繁育后代的樂園,候鳥棲息的數量也在逐年遞增。

  “若詩若畫若爾蓋”,如今,在若爾蓋縣域內,“鳥在天上飛、魚在水中游、花在湖中生”的絕美景色隨處可見。旅游資源顏值變“現”也讓當地人吃上了“生態飯”。2020年若爾蓋縣接待國內外游客275.8萬人次,增長32.8%、增幅居阿壩州第二;旅游總收入19.6億元,增長23.9%、增幅居阿壩州第五。

  據若爾蓋縣林業和草原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伴隨著“山水林田湖草”整體推進的生態旅游發展,圍繞“吃、住、行、游、購、娛”而配套的各類旅游服務業態,若爾蓋累計創造就業崗位680余個,年人均增收2.4萬余元。(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少妇视频 |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免费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一区漫画 | 三个少妇的按摩中文字幕 |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