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3日電 11月5日凌晨,因附近小區發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而封閉,成都理工大學為有效切斷疫情傳播鏈條,第一時間啟動教學應急預案,全面排查各類課堂進度和師生的時空條件,做好校園管控條件下的在線教學預備。
當天,該校即開啟了“云端課堂”,迅速通知全體師生開展線上教學,在一小時以內實現了全員通知、全員線上轉移,確保了早八點首堂課的全部“上網”,快速實現線下課堂向云端課堂的轉移,全校教學工作秩序井然。

據了解,自去年以來,成都理工大學不斷加強線上教學的方案設計、流程再造、管理升級、平臺優化、內涵豐富和質量保障等方面工作,為實現緊急狀態下的課堂轉移做了充分的準備。該校立足深化“互聯網+”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和疫情需要,2020年初就制定實施了在線教學工作方案,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探索和調研優化,逐漸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辦法。
直播穩定是線上教學的生命線,3萬余人同時在線、集中直播,對學校網絡保障能力、課程平臺體系帶來極大考驗。成都理工大學應急加強平臺優化建設利用和網絡技術服務,積極協調三大平臺廠商在服務器資源上為學校增加專用資源池,以及對學生寢室周邊基站蜂窩網絡容量及寬帶用戶出口總帶寬進行擴容,確保了“云端課堂”的暢通。

為確保研究生在疫情期間堅守科研一線,做到手中科研任務不斷檔,該校研究生院創新學術講座形式,充分利用騰訊會議、釘釘、ZOOM、騰訊課堂、雨課堂、學堂在線、中國大學MOOC等平臺。各學院根據自身學科特色精心設計講座內容,廣泛宣傳,千余名師生參與到此創新實踐過程之中。沉積地質研究院線上舉辦西藏無人區科考講座,由博士生導師伊海生教授分享。外國語學院線上舉辦了“第三屆文學地理學前沿論壇”,中國文學地理學會會長曾大興教授,四川外國語大學董洪川校長,中國文學地理學會副會長夏漢寧研究員等專家作了分享。
據悉,此次開展線上教學以來,成都理工大學研究生、本科生共開展線上教學課程4485門,上課人次達310205人次,開課率達98.98%。在抗擊疫情中堅守教育初心,是學校職責所在、擔當所在。在確保學生學習不斷線的特殊戰場上,該校上下將緊抓教學主線,化危機為契機,以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教與學改革創新,推進教學方式變革,努力踐行高等教育“質量革命”,以崇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將疫情防控和教學工作落到實處,最大程度保證了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打造了高質量的“云端課堂”。

11月12日,在成華區衛健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學校的精心組織下,成都理工大學完成第四次全員核酸檢測,共檢測33977人,結果全部為陰性。截至目前,成都理工大學于11月5日、11月7日、11月9日、11月12日共進行了四次全員核酸檢測,四次結果全部為陰性,校區教學生活秩序正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