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8日電 題:郵儲銀行四川省分行不忘初心“惠民生”
作者 康昌文 盧文
自成立以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四川省分行(以下簡稱郵儲銀行四川省分行)始終堅持服務“三農”、城鄉居民和中小企業的戰略定位,踐行百年郵儲“人嫌細微,我寧繁瑣”的經營方針,以金融之力竭誠服務四川社會民生,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尤其是近兩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郵儲銀行四川省分行從客戶需求出發、從細微之處著手,不斷推出形式多樣、靈活方便的融資產品,積極響應政府和監管部門號召,推進落實個體工商戶“金融甘露行動”“‘貸’動小生意,服務大民生”金融支持個體工商戶專項活動等。截至10月末,郵儲銀行四川省分行個體工商戶貸款58023戶、結余254.19億元。
傾情服務:解決個體工商戶融資“老大難”
“天上掉下個‘極速貸’!來咨詢線上貸款的一小會兒功夫,沒想到額度就已經審批下來了。”看著貸款獲批的短信,米易縣攀蓮鎮觀音村蔬菜種植大戶向定茂一臉不可思議地說到。
從事蔬菜生意十多年,向定茂已在多家銀行辦理過多次貸款,提交申請資料、實地走訪調查、貸款審查審批、雙人簽署合同等一整套貸款流程他已爛熟于心。整個流程辦下來,快則半個月,慢則一個月,已經成為他申請貸款的常態。

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2021年初早春蔬菜市場行情不佳。“去年剛把整個基地的大棚搭建完,前前后后投入了近一百萬元,年初早春蔬菜沒賺到錢,番茄育苗施肥還等著用錢,這可咋辦呀?”正在向定茂為錢發愁時,刷微信看到郵儲銀行米易縣支行客戶經理徐楊朋友圈的極速貸宣傳,他帶著試試看的心態在郵儲銀行手機銀行發起了貸款申請,令他沒想到的是,不到五分鐘,這筆52萬元的貸款就審批下來了。
“你們這個貸款,咋像天上掉下來的呢,這速度也太快了!感謝郵儲銀行的大力支持!”向定茂激動地對徐楊說到。
針對個體戶融資的“難、貴、慢”等老大難問題,郵儲銀行四川省分行不僅推出了以“短、頻、快”為特色的線上“極速貸”,還多管齊下、多措并舉,為全面支持實體經濟、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
根據個體工商戶的融資需求特點,郵儲銀行四川省分行打造了包括信用、保證、抵質押等多種擔保方式的個人經營性貸款產品體系,額度最高1000萬元,期限最長可達10年,一次授信循環支用。從申貸渠道看,有線上和線下兩大類產品,其中,線上“極速貸”通過郵儲銀行手機銀行申貸、支取,快捷高效,客戶足不出戶即可獲得金融服務。
為有效降低個體工商戶融資成本,郵儲銀行四川省分行于今年初開展了“郵儲普惠,新春讓利”活動,對抵押類客戶可執行4.25%的優惠利率,對于符合條件的優質客戶可執行最低3.85%的優惠利率,通過低利率為個體工商戶提供高質量、有溫度的金融服務。
郵儲銀行四川省分行還積極與省就業局對接,發揮政策效應,推動再就業貸款發展,為廣大個體工商戶中的返鄉農民工、再就業人群等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務,同時由財政部門給予貼息政策,有效解決其創業就業過程中的資金需求,降低融資成本。截至10月末,累計發放再就業貸款58.25億元,余額19.95億元。
守正創新:開辟特色金融服務“新路徑”
走進郵儲銀行巴州區麗陽廣場支行營業大廳,墻上“銀稅合作服務區”幾個大字格外醒目,前來“銀稅超市”辦理業務的市民絡繹不絕。“現在我們可以到郵儲銀行網點來申請開發票,再也不用往稅務局跑了,真的是便捷又省心!”前來辦理開票業務的個體工商戶張先生由衷地說。

以前客戶到稅務大廳,等待辦理的人排成長龍,短則半天、長則一天都要耗在那里。郵儲銀行巴州區支行開通銀稅代收業務后,大大縮短了客戶等待時間,單筆業務短短六七分鐘便辦結了。
開發全國首個“扶貧惠農小額貸款”產品,建成全省首個現代金融體驗廳,辦理全省銀行業首筆社保稅銀系統繳費業務,打造全市金融業第一個“銀稅超市”……一直以來,郵儲銀行巴中市分行堅持創新發展理念,結合地方實際,不斷探索特色服務新路徑,多個領域實現業界首創。
在創新服務地方特色產業方面,郵儲銀行三臺縣支行也蹚出了一條具有郵儲特色的普惠金融發展之路。
“涪城麥冬千金寶,本草遺珠萬國珍。”流淌千年的涪江水在綿陽三臺縣孕育出了一種神奇的藥草——涪城麥冬,并已成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三臺縣被譽為“中國麥冬之鄉”,怎樣為特色產業注入發展動能呢?
郵儲銀行三臺縣支行從解決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融資難”“融資貴”的痛點靶向入手,創新信貸產品,建成了針對麥冬種植戶的多個“信用村”,對產業村實現了整村授信;推出了針對麥冬經銷商的“流水貸”產品,無需抵質押、手續簡便、審批快捷,真正解決了麥冬經銷商融資中無抵押物、無有效資產、無有效擔保方式等“三無”問題,最高貸款金額可達100萬元;搭建了“銀政、銀擔”等合作融資模式,整合郵政資源,借力政府平臺積極融入農業產業,進一步解決包括個體工商戶在內的農業經營資金需求大、無抵押等諸多困難。
張先生是一名麥冬種植戶,2019年通過郵儲銀行三臺縣支行貸款40萬元用于生產經營。2020年,他突然因病離世,留下的債務和因疫情滯銷的麥冬讓整個家庭陷入了困境。郵儲銀行三臺縣支行的客戶經理得知消息后,主動上門了解情況,并通過多種渠道聯系到了當地的麥冬收購大戶,收購商以優于市場的價格收購了張先生家積壓的麥冬原料,解了這個家庭的燃眉之急。
政府牽頭、郵銀唱戲、農戶賺錢。郵儲銀行三臺縣支行聯合郵政打造新興的電商平臺,為農民和“三農”商戶提供資金需求、農資配送、技術培訓、產品銷售等一攬子綜合服務。目前,三臺縣麥冬交易市場火爆,日交易量達150多噸,小小的麥冬已成了“大產業”。
為了助力打造“涪城麥冬”金字招牌,郵儲銀行三臺縣支行為麥冬產業發放貸款的力度也實現了“三級跳”:2015年貸款結余500萬元;2018年結余2000萬元;2021年截至目前結余9000萬元。
不忘初心: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惠民生”
土地上的孩子,總是要回到土地上的。
相較于其他商業銀行,郵儲銀行四川省分行的一大顯著優勢就是真正做到了扎根農村,把綠色的金融“活水”滲透到每一個有需求的角落。
以成都為例,郵儲銀行在成都地區共有“自營+代理”網點326個,其中鄉鎮一級網點128個,鄉鎮網點占比超過39%。同時,郵儲銀行成都市分行在鄉鎮和村一級布放ATM、CRS、ITM、存折存取款一體機等各類自助終端超過500臺,進一步擴大了普惠金融的覆蓋面。隨著“郵銀”惠農合作的深入,郵儲銀行充分利用郵政公司信息和物流優勢,在農村地區實現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三流合一”。
在簡陽市養馬鎮田家壩村的曉梅家庭農場里,工人們正忙著裝營養袋,為這一季的羊肚菌種植做著準備。
曉梅家庭農場是養馬鎮遠近聞名的羊肚菌種植大戶,不僅自種面積達到200畝,而且還通過“家庭農場+基地+農戶(貧困戶)”的模式做大食用菌產業,帶動周邊村民發展羊肚菌種植產業致富,種植規模達3000余畝。能做到如今的規模,離不開郵儲銀行的一路扶持。
“我行堅持把平臺建設作為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斷加強銀政、銀企、銀協、銀擔、銀郵等平臺合作。依托銀政合作,全面掌握市、縣鄉村振興及特色產業發展規劃、項目政策,積極參與各項鄉村振興試點工作。同時,加強與地方就業局、政策性擔保公司的對接,積極引進政策性擔保基金,助力農村地區人員創業就業,支持涉農個體工商戶、種養殖戶、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健康快速成長。”郵儲銀行簡陽市支行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郵儲銀行簡陽市支行積極參與到當地鄉村振興及特色產業發展規劃中,目前已為42個自然人客戶、4家小微企業投放超過10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
如今的田家壩村,和郵儲銀行四川省分行支持的很多村一樣,產業興旺,道路通達,而村民們臉上洋溢的笑容,就是對幸福生活最好的詮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