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2日電 (趙運懿 黃峻豪)來自涼山彝州會理縣的蔡華是四川三河學院衛生健康學院辦公室主任,日前,在瀘州合江學習生活10年之際,他幸運地成為了中華骨髓庫志愿者里造血干細胞配型成功的合江首例。
據悉,蔡華今年28歲,已在合江安家,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此前蔡華在學校報名參加造血干細胞采集,成為中華骨髓庫的一名志愿者,最近找到了配型成功的患者。蔡華得知與患者造血干細胞配型成功的消息后,義無反顧地同意捐獻,并且克服困難及時完成了高分辨配型采樣、體檢等程序,將在近日前往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捐獻造血干細胞。
“很榮幸接到紅十字協會的消息,我和患者匹配成功了,心情很激動,同時也感到很榮幸,能用自己的造血干細胞拯救別人的生命,面對當前很好的醫療技術,安全放心,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人能捐獻造血干細胞,成為中華骨髓庫里面的一名志愿者,當別人有需要的時候,能更好地服務于別人。”任蔡華說。
移植造血干細胞是挽救血液系統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造血干細胞配型成功比例大約為十萬分之一,一旦與患者配型成功并實現捐獻,就能為危重血液病患者帶來生的希望。在三河學院,這一善舉并非蔡華一人,數百名師生已參與了造血干細胞的捐獻采集,成為了中華骨髓庫志愿者。
三河學院黨委副書記王華說:“用愛傳遞,護佑生命,我們三河學院通過幾輪的組織,有五百多名師生參與了造血干細胞的捐獻,非常榮幸的是我們的蔡老師在幾十萬分之一的概率當中配型成功,這既是他自己的一件幸運的事情,學校也為此感到很自豪。”
據悉,目前,捐獻造血干細胞的采集方式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采集骨髓”,而是一種無損捐獻者個人健康的安全、科學的外周采集法。如若成功,蔡華將成為瀘州市第27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瀘州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胡偉說:“現目前我們瀘州市已經實現了26例造血干細胞捐獻,一萬余人加入到了中華骨髓庫。我們整個捐獻是科學的、安全的。我們采取造血干細胞,是用外周圍采取的方式來進行采集。整個過程安全可靠,身體沒有一點影響。”
下一步,瀘州市紅十字會,也將積極開展一些宣傳活動,讓大家了解造血干細胞的捐獻知識讓更多的人加入到中華骨髓庫來,為患者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