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9日電 (饒陽泓)12月8日,隨著江油市大康鎮官渡村10千伏新建工程全面完工通電,官渡村及武都鎮北山村4個村組300多戶村民終于結束了使用轉供電、低壓電的歷史,用上了國家電網的放心電、可靠電,這也是今年國家電網綿陽供電公司為民辦實事的具體舉措之一。通電現場,大康鎮黨委書記劉助國和官渡村黨總支書記林華付代表村民們給國家電網綿陽江油市供電公司送上錦旗表示感謝。

2021年,國網綿陽江油市供電公司切實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民辦實事的動力,立足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黨建引領,加強政企合作,全力推進江油市大康鎮官渡村10千伏新建工程全面完工通電,標志著大康鎮官渡村及武都鎮北城村4個村組由轉供電實現了國家電網直供用電,用電問題得到解決,村民用上了放心電、可靠電。
大康鎮官渡村4、5、6組以及武都鎮北城村7組地處江油市和北川縣接壤處,1968年9月以來由當地企業通過10千伏線路和低壓轉供形式供電,所架設的線路和設施設備自七、八十年代架設以來一直使用至今,線路穿林而過,且大都架設于木桿上,由于年代久遠,隨著原供電單位搬遷離開,線路缺乏專業人員維護而隱患突出,制約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為解決這一歷史遺留問題,大康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多次聯系國網綿陽江油市供電公司,協調該區域供電質量改善問題。國網綿陽江油市供電公司主動靠前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向上級匯報爭取項目。江油市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帶隊,與綿陽供電公司領導班子會談,共同推動落實改造資金與項目。
國網綿陽江油市供電公司與政府相關部門、鄉鎮、村社與多次座談協商,共同前往現場勘察,了解居民用電現狀、負荷需求,協助制定施工方案、完成線路通道清理等屬地協調事宜,協同推進項目順利落地。
為保障高標準、高質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務,國網江油市供電公司成立工程實施領導小組,統一組織協調前期施工作業準備,施工線路途徑通道協調、工作人員后勤保障等工作。
需改造的部分村社位于山區,80%的施工位置車輛和大型機械無法到達,山高路陡,改造所需金具、絕緣子、避雷器等物資需用馬拉、人扛,一件一件運上山。一兩米長的水泥電桿只能利用絞磨慢慢運轉至桿塔組立地點,因為部分位置需要自己清理通道、開辟道路,一天最多才能運轉兩根電桿。山上的地質中含石塊較多,在挖基坑時需不斷進行微調,掏出石塊,才能確保線路按照設計工藝實施建設。大家克服了嚴寒酷暑,經歷了疫情嚴峻考驗,立起一根根電桿,拉起一條條銀線,也架起了一座座為民服務的“連心橋”。
方案制定后,施工作業人員立即開始入村開展桿位測量、基礎開挖、材料及電桿轉運和組立、架設高低壓線路等,國網綿陽江油供電公司前后共計組織3支施工隊伍,讓老舊線路面貌煥然一新。同時,國網綿陽江油市供電公司為其配備了黨員電管家,指導線上交電費,開展安全用電宣傳,提供優質供電服務,確保居民安全、快捷、便利的享受綠色能源。
2021年以來,國網綿陽江油市供電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服務鄉村振興,組織黨員帶頭推進農網升級改造,優化農網結構,有效提升了農網供電能力和可靠性,讓人民群眾有實實在在的電力獲得感,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電力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深化“電靚鄉村”工程,持續推進農網改造升級,提升供電服務水平,為鄉村振興提供全面優質的供電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