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9日電 手語普法,是提高聾人法律意識的有效方式。為加強殘疾人事業普法工作,讓更多的特殊群體知法懂法用法,近日,一場特殊的普法活動走進四川省志翔職業技術學校。

此次活動由雙流區殘疾人聯合會、雙流區特殊教育學校主辦,四川省志翔職業技術學校、四川大學法學院承辦。來自雙流區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高一帶著“手語說法”來到現場,給學生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普法教育課。
課堂上,高老師首先通過幾組生動形象的手語,將生活中可能遇見的問題教大家用手語回答。同學們認真學習,積極地跟隨著高老師的手勢整齊地做著動作。教室里雖然安靜,卻高漲著無聲的學習熱情。
通過共青團中國政法大學委員會和雙流區共同打造的視頻《法獸傳說》,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獬豸出現在課堂上,以動畫故事的形式,生動有趣地為同學們普及了法律法規的意義。來自四川大學法學院的志愿者們還帶來了一段精彩的普法相聲,內容圍繞故意傷害的概念與種類,輔以有趣生動的案例,闡述相關的法律法規。
手語說法,簡單來說就是以專業手語為主進行的普法教育,對象包括但不限于聽力殘疾朋友。僅在今年,雙流區就開展了4次“手語說法進校園”活動,其中3次為線下活動,普及人數數千人。
作為雙流區殘聯為聽力殘疾朋友量身打造的普法課堂,手語說法結合動漫、專題短視頻等現代傳媒方式,既是學校教育實踐的一種創新,又提高了國內手語普法領域的專業實力。
依托領頭人,筑牢普法陣地,做強普法機構,雙流區殘聯和區司法局一道,推動雙流區手語普法工作不斷向縱深開展。經過多年經驗積累與工作開拓,探索形成了手語普法的“三堅持三引領一創新”模式。
“三堅持”是指堅持務實的手語普法、精準的法律手譯、便利的法律咨詢。手語普法主要包括不定期對特校學生、社會聾人的現場普法課堂;“三引領”是指以科研服務法治、普法志愿培訓、手語普法微課為引領,不斷提升手語普法工作的專業支撐和宣教水平;“一創新”是指創新融合普法,將手語與普法融合推廣到大眾領域。
在雙流區殘聯和區司法局的指導下,雙流區普法志愿者協會成立,常年為成都地區政法部門提供專業法律手譯服務,是四川省公安廳機場公安局法律手譯指定機構。
在志愿培訓方面,雙流區先后為中國政法、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復旦大學、四川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西南民族大學、四川司法警官學院等數十所高校開展公益講座,推廣法律手語,大力培養手語普法志愿者。
此外,雙流區作品《手語說法之網絡安全》,獲2018年度全國網絡安全微課大賽金獎;《手語說法之明法識騙》獲西部首屆全民普法抖音短視頻創作大賽一等獎。
接下來,雙流區手語普法工作將結合黨史、軍史、法史等方面,開發一些新的手語說法項目,引導更多聾人群體聚集在紅色主旋律的旗幟下,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