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9日電 (陳莉 任小冷)“致富不致富,關鍵看干部”。為做好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助推鄉村振興,瀘州市納溪區白節鎮常態化實施“戰功”實績考評機制,以“實戰”培養“招之即來、來之能戰”的一線“鐵軍”,重點考評干部在項目、招商、應急等前線戰場上的工作表現,將考評結果作為干部任免、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激勵干部“硬核”擔當。
以“實戰”鍛造項目一線“鐵軍”
“老輩子,國道546建成以后,你們出行就更方便了,你反映的工地積水沖刷到田土農作物的問題,我們爭取3天內給您解決好。”12月3日,納溪區白節鎮建管站副站長楊益在施工現場調解糾紛時說道。
國道546是白節鎮在建重點市級項目之一,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白節鎮交通運輸網,促進沿線鄉村旅游發展,實現交通和旅游的深度結合,預計受益群眾約30萬人。自項目開工以來,白節鎮干部為推進項目建設,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針對G546項目已積極調解矛盾糾紛和幫助解決施工難題30余個。
今年以來,該鎮將40余名年輕干部分配至正在實施的28個重點項目中,當好重點項目“服務員”“聯絡員”和“監督員”。鎮黨委每周召開“三重點”會議,聽取項目干部的“戰績”匯報,了解掌握項目推進情況和問題難點,統籌部署下步工作。目前,已幫助協調解決項目問題145個。
以“實戰”鍛造招商一線“鐵軍”
“敖總,您前幾天提到的動力電問題已經協調好了,后續的變壓器維修、安裝問題,我們一定及時聯系電力部門盡快落實,讓完成投運。”白節鎮經發辦主任吳雪表示,服務企業就是服務發展,招商干部要為企業服好務、添好油、助好力。
近年來,白節鎮始終把招商引資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立足人才資源優勢,將10余名干部安排至招商一線,匹配專業特長與企業特點相符的招商干部,秉承“以商招商、以商招商”理念,以服務為切入點,為企業提供“管家式”服務,幫助落戶企業疏通困難瓶頸。今年,已成功引進九華恒業建設白節分公司、瀘州慶達竹業有限公司等企業12家。
“我們緊盯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瞄準竹制品新材料、特色文旅、現代農業等優勢產業,加強招商干部與企業的聯系與溝通,吸引企業落戶白節,助力全鎮經濟發展”,白節鎮黨委副書記劉體鵬說。
以“實戰”鍛造應急一線“鐵軍”
“后面的同志不要掉隊了,抓緊時間跟上隊伍....。.”12月2日,白節鎮組織全體鎮干部與消防士兵一起到竹海村開展了應急演練,6公里徒步、搭建帳篷、看地圖觀察地形等,各項應急技能培訓開展得如火如荼。
為進一步增強干部的應急處突能力,白節鎮堅持“練兵秣馬”,組建由黨員志愿者、鎮干部、綜合民兵等構成的18支應急隊伍,并制定日常訓練和模擬演練任務,通過貼近實戰的培訓演練和理論知識學習,全面提升應急隊伍的救援、處置工作能力,確保一旦發生突發事件,能夠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
今年以來,全鎮已累計開展綜合應急演練30余次,在疫情防控、森林防滅火、防汛救災等重點工作中,100余名民兵充分發揮應急“鐵軍”效用,全力保障了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完)